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17-06-19许配配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护理人员

许配配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江西抚州344000)

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许配配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江西抚州34400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健康教育评分分别为(13.2±1.0)d、(92.8±2.8)分、(28.3±1.6)分;对照组分别为(19.5±1.5)d、(78.5±2.9)分、(23.4±3.2)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12 h、24 h评分分别为(3.3±0.3)分、(2.7±0.4)分、(1.9±0.3)分;对照组分别为(3.2±0.2)分、(3.1±0.1)分、(2.6±0.4)分;两组术后2 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24 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使用。

:临床护理路径;髋关节置换术;疼痛评分

髋关节置换术是现阶段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一种髋关节重建手术,其在治疗多种骨科疾病中均可取的较好的疗效,但因其创伤性较大,故而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易给患者造成较为明显的心理影响[1-2]。故而,针对行该治疗方式的患者需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效率、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本研究为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采用不同方式对收治的患者实施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32~68岁,平均(45.2±6.2)岁;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4~69岁,平均(47.5±5.9)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即给予患者生命体征检测、入院指导、术后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干预,其详细措施如下。

1.2.1 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认真查阅资料,并且应和科室医生进行探讨,询问医生意见,同时以护理程序、本病特点、科室情况等为依据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设计。

1.2.2 临床路径的实施。(1)入院及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情况,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主治医生情况、手术的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方法、流程、效果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及紧张感。另外,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而护理人员则是与患者接触较多的人员,护理人员自身的情绪、表情、语调等都可能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接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调节自己情绪,面带微笑,耐心、友善的进行各项护理服务,避免因自身的情绪而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术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并且应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练习,此外应叮嘱患者术前6 h应禁食禁饮。(2)手术当日护理。术前30 min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并且应和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术后应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患者用药治疗,并且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骨观察,对于术后需注意的事情应耐心的告知患者。(3)术后及出院护理。术后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原则;同时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组患者伤口情况,定时换药,并且需给予患者抗凝治疗;术后7 d可以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床下运动。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并告知患者应注意的事情,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定期复诊。出院后1周内需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健康教育评分;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2 h及术后24 h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其中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评价,主要包含四大项,即畸形、疼痛、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满分为100分,髋关节功能与分值呈正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评分为1~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健康教育评分采用本院自制评分表进行调查,调查表共包含十项内容,每项评分为1~3分,共30分,分值越高表示健康教育得分越高[3-4]。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健康教育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x±s)

2.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VAS评分对比术后2 h比较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24 hVA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VAS评分对比(x±s)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运用范围较广的一种修复手术,其在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重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中均较为适用,并可取的较为显著的疗效[5]。然而该病治疗方式属于创伤性疗法,其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且术中易引发继发性骨折、脂肪栓塞等现象[6]。故而,为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在给予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阶段临床上较常使用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该护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具有标准化、程序化等特点;且该护理模式主张护理服务应以患者为中心,在对患者展开护理前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查阅资料,询问医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路径[7]。逐渐由传统的护理人员被动护理向主动护理转变,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路径内容,从饮食、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增强护理,逐渐调动患者自身的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及护理干预[8]。从而,在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情况的基础上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术后12 h及24 h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缓解其术后疼痛干,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使用。

[1]李海永,王文瑞,李明明.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0):1298-1301.

[2]张建,刘建,何维栋.补肾健骨汤配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1):3453-3455.

[3]林红连,曾秀云,瞿莎莎,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92-93.

[4]朱春燕,周婷.系统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0):106-108.

[5]姚红亚,周维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术后骨愈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9):143-146.

[6]夏承生,李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30):68-69.

[7]宋炜炜.防脱位护理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112-113.

[8]付桂莲,廖敏芳,朱凌艳,等.不同护理方式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29):87-8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100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护理人员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