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6-19薛婷彭园园胡银燕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心衰支气管住院

薛婷,彭园园,胡银燕

(江西省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西吉安343000)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观察

薛婷,彭园园,胡银燕

(江西省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西吉安343000)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衰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34.78±10.45)h、(9.38±3.07)d]明显短于对照组[(47.17±12.09)h、(11.54± 4.23)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心衰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小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我国临床儿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患儿的抵抗力较差,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的患儿可导致心力衰竭,从而威胁小儿的生命安全[1]。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危重急诊之一,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且该病多是由于肺部的病菌侵袭而引发,所以除了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儿生存治疗及预后[2]。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4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本次入选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纳入标准[3]:所有患儿在临床初期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后出现心力衰竭情况,其主要表现有腹胀、恶心、咳嗽、肝区胀痛、呕吐、少尿、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经X线片证实均符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中均没有原发性心脏病史。观察组中有男20例、女25例,年龄8个月~4岁,平均(3.47±0.58)岁。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24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3.69±0.62)岁。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例等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整个研究均已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采取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手段,包括有改善患儿缺氧状况,保证患儿体温的稳定,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有对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常规监测,输液护理、常规宣教、饮食护理、氧气吸入护理等。除上述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外,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密切注意患儿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患儿是否有出现其他相关并发症。比如观察患儿的瞳孔、上下肢张力及对光的反射,注意患儿的腹胀、肠鸣音、呕吐症状是否消失或者减弱,是否有出现便血等,如有必要时可对患儿的血清进行检测来调节吸氧量和吸氧时间。(2)给予患儿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如通过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加重患儿的心脏负担,防止诱发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等症状;尽可能安排患儿居住单人病房,保证仪器设备的清洁度,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医护人员接触患儿时需洗手,遵守无菌操作理念,避免感染;做好患儿的清洁卫生工作,避免出现压疮等。(3)给予用药护理干预。患儿服药时需在有护理人员监护,避免药物混用,严格按要求的剂量服药,注意注射速度,服药后密切注意患儿的心率、呼吸、心律等指标,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4)给予患儿心理护理及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当患儿出现不适或者是害怕等情绪时,护理人员可通过温柔和鼓励性的话语或者是肢体抚摸等手段帮助患儿放松,使患儿积极的配合医师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行。对患儿家属普及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心理衰竭相关疾病知识,帮助家属了解看护期间对患儿的护理方法、正确的用药方法及饮食方法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标准如下[4]:(1)痊愈:经治疗后,患儿的咳嗽症状明显缓解或者消失,呼吸表现平稳,胸片显示阴影吸收,肺部啰音全部消失,血常规监测正常;(2)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的咳嗽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心力衰竭得到控制,胸片显示部分阴影吸收,偶尔会出现肺部啰音及血常规异常;(3)无效:经治疗后,患儿的咳嗽症状未缓解,心力衰竭未得到控制,胸片显示阴影未吸收,仍有肺部啰音,血常规表现异常。总有效的计算方法为: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下表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大幅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心衰纠正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心衰纠正时间为分别为(9.38±3.07)d、(34.78±10.45)h,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心衰纠正时间分别为(11.54±4.23)d、(47.17±12.09)h,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心衰纠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11、2.7723,P<0.05)。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3 讨论

据相关调查显示,肺炎患儿在我国住院小儿中占25%~56%,且病情易反复,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发症[5]。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儿童的肺容量、潮气量较小,呼吸肌发育不全,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较差,气道相对狭窄等生理特点使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出现低氧血症或者酸中毒,从而发生小动脉反射性痉挛,心脏负担加重而引起的[6]。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救治的过程中,除进行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7]。常规的护理措施大多侧重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方面,对患者整体的身心健康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涉及较少,难以保障患儿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全面康复。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患儿的疾病治疗、并发症预防、用药监护、心理健康、居住环境、饮食及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弥补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足,从而大大的加强了对治疗的支持[8]。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56%,显著高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的80.00%。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心衰纠正时间可知,观察组分别为(9.38±3.07)d、(34.78±10.45)h,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治疗效果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心衰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刘锦锋.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13):95-96.

[2]林兰芳,李柳婵,袁俭勤.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4,3(22):3205-3206.

[3]邹卫红,廖丽霞,钟春兰,等.5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107-108.

[4]颜振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19):1232-1234.

[5]刘新锋,赵志妙,刘建华,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特征调查[J].河北医药,2014,36(24):3805-3806.

[6]李晓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8(10):230-231.

[7]李淑勤.儿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 2012,18(4):119-120.

[8]马佳.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5,21(21):100-1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99

猜你喜欢

心衰支气管住院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妈妈住院了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