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对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2017-06-19刘英韩爱玲张德凤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心理

刘英,韩爱玲,张德凤

(1.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山东淄博255000;2.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脑外科,山东淄博255000)

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对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刘英1,韩爱玲2,张德凤1

(1.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山东淄博255000;2.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脑外科,山东淄博255000)

目的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对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外科手术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敌对、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有改善,且对照组评分较观察组高(P<0.05);并发症率24.08%较观察组9.27%高(P<0.05);满意率81.48%较观察组96.29%低(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质量

外科手术是一项创伤性、出血性操作过程,其对机体健康和预后康复有较大影响,加之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焦虑、害怕、恐惧和抑郁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提高手术风险[1-2]。因此,临床针对这一情况多给予患者手术室优质性护理干预,以稳定患者情绪变化幅度,预防不良情况发生。本研究现就优质护理在其手术室护理中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得报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资料108例,均取得患者及医学委员会同意书。纳入标准:(1)初次手术;(2)意识清楚、听力正常;(3)基础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2)精神疾病史;(3)严重心肝肾脏、血管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20~75岁,平均(47.39±3.86)岁;胃肠手术23例、乳腺手术6例、胆囊手术11例、阑尾炎10例、肝脏手术4例;观察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21~76岁,平均(48.15±3.92)岁;胃肠手术24例、乳腺手术7例、胆囊手术10例、阑尾炎8例、肝脏手术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以常规手术,主要给予患者入院检查协助、术前健康宣教、饮食搭配及生活指导。观察组以手术室优质护理:(1)术前访视:术前至病房向患者讲解手术操作过程、时间、麻醉方式、效果、注意事项和安全性;以图片、视频向其介绍手术环境、设备及主刀医师资质。(2)心理疏导:患者均为初次手术,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害怕情绪,对此,护士应积极引导患者交流,密切注视其情绪变化,介绍成功案例,据患者个人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安慰、情绪疏导,缓解其紧张、沮丧情绪。(3)术中护理:局部麻醉时,告知患者保持心情平稳、安静,主动与之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使之放松的进入麻醉状态;对裸露部位予以遮盖,维护患者自尊;必要时抚摸患者头部或握手,给予肢体安慰,告知手术进程,消除其内心疑问。(4)术后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基础体征,保持切口清洁和敷料干燥,预防不必要感染;疼痛时,指导患者徒手按摩,嘱咐其观看视屏、电视、绘画和阅读,以转移疼痛注意;据患者康复情况制定功能训练,以提高预后康复效率。(5)院后随访:对出院患者进行2周1次的电话随访,并给予生活指导和注意事项叮嘱。

1.3 观察指标[3-4](1)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值0~5分,与疗效反比;(2)并发症:疼痛、刀口感染、大出血;(3)满意度:不满意、一般、很满意,满意率(%)=(一般+很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焦虑、敌对、抑郁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9.27%较对照组24.08%低(c2=4.2667,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情况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6.29%较对照组81.48%高(c2=7.0834,P<0.05)。见表3。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x±s,分)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表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节奏快、意外情况多,任何大意和疏忽都有可能加剧患者痛苦,增加手术危险;加之医疗法律制度完善,手术室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加[5]。同时,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担忧和恐惧,手术经济压力过大,大多会导致患者术中情绪波动大,生命体征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情况发生,影响手术效果[6]。对此,临床结合护理干预,通过优质护理能够增加患者手术知识,熟悉手术环境,以减轻手术焦虑情绪,使之主动配合治疗,促使手术完成。本研究现就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中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治疗效果探究予以参考数据。

由上述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焦虑、敌对、抑郁心理评分较护理前下降,其中,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并发症率9.27%较对照组低,患者满意率96.29%较对照组高。由此证实,优质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治疗有显著疗效,可快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预防并发症,且满意率高。此结果与程雯婕文献[7]结果相似。手术具有较强应激性,可致患者生理、心理反应过度而影响神经组织内分泌和循环功能运行,降低机体抵抗力,减轻患者手术耐受力,进而严重阻碍麻醉和手术实施进程[8]。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重要部分,常规护理是针对疾病治疗的个体特点而制定的专科护理服务,可给予患者术前病情监控,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和生活指导,但其对患者术中焦虑、抑郁情绪无具体性干预措施,因而无法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精神压力,最终导致预后效果不佳,影响整体生活质量[9-10]。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主”,深化常规护理,全面贯彻整体护理过程的服务模式,可系统化、全面化提升手术护理水平,在观念、医疗行为和整体思想上为患者考虑,确保其生命安全,满足基本需要,使之围手术期舒适、安稳,真正感受来自生理、心理、精神及社会等四个方面的优质服务[11]。本研究采取的优质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心理疏导、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院后随访,术前访视以手术内容、环境、注意事项讲解为主,以消除术前疑虑;心理疏导可给予心理安慰、精神鼓励,增强其治疗信心;术中护理可给予患者精神支撑和隐私维护,告知手术进程,消除担忧,稳定情绪;术后护理以监视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为主,加之疼痛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术后康复;院后随访可及时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生活知识,使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12]。受例数和外界环境限制,该研究尚未对护理后生活质量作具体了解,还有待深入研讨。

综上所述,以手术室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石燕,程云芳.优质护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35-437.

[2]曾国卫,郭静娜.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88-189.

[3]李珍,杨琼,郑丽芳.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6,13(30):65-66.

[4]梁月.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124-125.

[5]金雁,梁爱群,徐曙光,等.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115-116.

[6]杨姚萍.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 2015,21(19):115-116.

[7]程雯婕,常小瑞,牛丽娜.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急诊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29(3):225-227.

[8]王俊霞,刘瑞玲,张秀国,等.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2390-2391.

[9]张明媚,吕艳萍.人性化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1):1653-1655.

[10]彭红,廖思兰,莫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0):3103-3105.

[11]金雁,梁爱群,徐曙光,等.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115-116.

[12]李娜.手术室优质护理在老年患者急诊手术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6):2487-248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98

猜你喜欢

手术室优质心理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心理感受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