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颌骨骨折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术后口腔护理体会

2017-06-19廖胜英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颌间牵引颌骨口腔

廖胜英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西抚州344000)

颌骨骨折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术后口腔护理体会

廖胜英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西抚州344000)

目的探讨分析颌骨骨折患者行种植钛钉联合颌间牵引术后的口腔护理措施以及具体效果。方法选取颌骨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种植钛钉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传统牙弓夹板牵引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注意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口臭发生率,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术后软垢指数、牙龈指数等不同口腔清洁指数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颌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DI指数(1.3±0.1)、GI指数(1.5±0.1)以及口臭发生率(23.3%)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颌骨功能恢复程度(96.7%)与对照组(8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骨折患者行种植钛钉联合颌间牵引术能有效提升患者术后颌骨功能,而联合术后特有的口腔护理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口臭发生率,提高其术后口腔清洁程度。

颌骨骨折;种植钛钉;颌间牵引术;口腔护理

颌骨骨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位置分为上颌骨骨折以及下颌骨骨折两种类型,同时也可以根据患者伤口是否暴露分为开放性骨折及闭合性骨折两种类型,同时由于颌骨自身骨骼结构、位置的特殊性,患者治疗难度较高、术后康复要求也极高,恰当精准的手术与全面细致的护理都是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点[1-2]。本次研究将探讨分析颌骨骨折患者行种植钛钉联合颌间牵引术后的口腔护理措施以及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颌骨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2~70岁,平均(38.2±7.7)岁,本组患者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14例、重物击打32例,同时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13例、上颌骨骨折22例、下颌骨骨折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14~70岁,平均(37.9±7.8)岁,本组患者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2例、高处坠落15例、重物击打33例,同时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12例、上颌骨骨折23例、下颌骨骨折25例。将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同时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符合以下入选标准[3]:(1)两组患者均表现出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牙列缺损症状;(2)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均告知患者具体治疗方法、效果及目的并征得患者同意后签订责任书。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用钛钉为上海医疗器械贸易公司生产的自攻性颌间牵引钛钉,其具体规格为直径2.0 mm、长度12 mm、钉头直径3.7 mm,同时使用钛钉专用配套工具,包括钢丝(直径0.3 mm)、牙弓夹板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种植钛钉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钛钉种植数量以及种植位置,要求保持患者牙齿能够保持上颌、下颌相互对应,牙齿分布均匀,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其美观性。医生应该尽量选择患者上下颌的中切牙间、尖牙以及第一前磨牙间、第二前磨牙间与第一磨牙间等位置种植钛钉,使用橡皮圈完成颌间牵引术。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牙弓夹板牵引治疗,医生使用细钢丝将牙弓夹板固定在患者上下牙列处,并使用橡皮圈完成颌间牵引术。

1.2.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营养补充、疼痛护理、感染预防等多项护理措施,但对照组患者不给于口腔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以下口腔护理措施:医生于患者术后给予患者口腔定期冲洗,所用仪器包括20 mL注射器以及负压吸引器各一件。医生使用3%的双氧水50 mL+生理盐水50 mL作为口腔清洗液,使用口镜拉开患者脸颊后使用负压吸引器抽取双氧水,依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完成患者口腔、牙齿、牙间隙的冲洗,结束后使用生理盐水再次进行冲洗。上述冲洗流程3次/d。

1.3 观察指标(1)使用软垢指数(DI指数)[4]以及牙龈指数(GI指数)[5]测定两组患者术后口腔清洁情况差异,指标均依照我国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预防医学》中的有关标准进行测定。依照谭繁胜[6]制定的颌骨功能恢复标准测定两组患者术后颌骨功能恢复情况;(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口臭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软垢指数等口腔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DI指数、GI指数以及口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软垢指数等口腔指标对比(x±s,分)

2.2 术后颌骨功能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颌骨功能恢复程度(96.7%)与对照组(8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颌骨功能恢复程度对比

3 讨论

与其他人体骨折疾病相比,颌骨骨折患者还会出现骨折段移位、咬合关系错乱、呼吸吞咽功能异常以及视觉障碍等症状,而颌骨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还会经常出现术区疼痛、肿胀、牙齿疼痛等症状,对患者口腔清洁、结构、功能等均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饮食障碍、言语障碍乃至心理障碍等现象[7]。

口腔护理是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护理内容,患者虽然在手术后已经恢复了良好的牙齿咬合关系与颌骨结构,但其仍然会在恢复过程中出现张口受限等症状。由于人体口腔自我清洁作用较差,导致患者经常出现念珠菌感染、菌斑大量堆积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病发牙龈炎、牙周炎乃至口腔溃疡等疾病,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8]。而口腔护理则能通过护理人员的帮助,通过对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的使用来达到清洗患者口腔、牙齿以及牙间隙的目的,3次/d的定时清洗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患者口腔内细菌积聚,降低患者术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口腔健康程度。同时口腔护理实施过程中并不影响患者已经固定的颌骨结构,这一点种植钛钉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的患者相较于传统牙弓夹板牵引治疗的患者具有更多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颌骨功能恢复程度乃至术后口腔指数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颌骨骨折患者行种植钛钉联合颌间牵引术能有效提升患者术后颌骨功能,而联合术后特有的口腔护理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口臭发生率,提高其术后口腔清洁程度。

[1]赫林,王翀,叶青.颌骨骨折颌间牵引复位患者的口腔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65-166.

[2]沈碧强,林小清,陈春燕.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口腔护理对预防VAP发生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2):49.

[3]王新,邹建明,吴家末,等.自攻牵引钉应用于颌面骨折颌间牵引的并发症[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3):229-231.

[4]钱静悟,程红,孙振宇.颌骨骨折50例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术后口腔护理观察[J].交通医学,2015,29(3):302-303.

[5]程玮,陆伟,周洪,等.颌间牵引钛钉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3):235-236.

[6]谭繁胜,赵建江,谭海波.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26(6):266-269.

[7]马玲宁,薛桂红.83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150-151.

[8]郭雯瑾,文世生,白继珠,等.牵引钛钉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0):16-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95

猜你喜欢

颌间牵引颌骨口腔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探讨颌间牵引与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