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

2017-06-19李影红项瑛英熊员英郑小琴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子宫

李影红,项瑛英,熊员英,郑小琴

(贵溪市中医院,江西贵溪335400)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

李影红,项瑛英,熊员英,郑小琴

(贵溪市中医院,江西贵溪335400)

目的针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全子宫切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则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处理附件时间、手术时间分别是(13.2±3.0)min和(73.2±11.8)min和研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99.2±30.5)ml、术后病率6.82%、肠功能恢复(18.3±5.9)h、抗生素应用(3.8±1.3)h、住院时间(4.2±3.2)h、术后排气时间(3.49±0.46)h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医学上的推广运用。

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对比

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宫颈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宫颈原位癌以及子宫腺肌症等子宫良性疾病以及早期子宫肿瘤等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显著提升,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加大[1]。为此,本研究抽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全子宫切除患者作为比较对象,分别采取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比这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情况,现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所有全子宫切除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本次临床比较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这8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这88例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贫血症状、痛经、月经改变以及腹部包块等,通过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X线检查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均符合子宫切除治疗标准。其中对照组:年龄36~61岁,平均年龄(38.9±2.3)岁;体质量48~65 kg,平均体质量(56.3±2.9)kg;肌间壁肌瘤29例,肌腺症13例,浆膜下瘤2例。研究组: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40.1±2.2)岁;体质量47~66 kg,平均体质量(55.9± 3.2)kg;肌间壁肌瘤30例,肌腺症10例,浆膜下瘤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给予全身麻醉,取头低脚高位,在脐缘上行1 cm左右切口,建立气腹,进行开腹手术。

1.2.2 研究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具体操作如下:全麻后,在脐缘上做1 cm切除,建立气腹,放入腹腔镜,在脐孔下侧各做大约10 cm切口,辅助创次,上举宫器。然后利用双极电凝将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以及输卵管峡部韧带凝固好,暴露膀胱覆膜,游离膀胱到子宫颈外口2 cm左右部位,将膀胱子宫颈韧带切断,分离子宫旁组织。再利用双极电凝将子宫血管切断,利用单级电凝,将子宫切下,从阴道处取出子宫。最后利用可吸收线将盆腔腹膜缝合好,缝合并加固阴道残端,利用腹腔镜探测,探测无误后退镜即可。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处理附件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采取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处理附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x±s)

3 讨论

现阶段,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以及宫颈原位癌等病症,成为了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上,主要采取切除子宫的治疗措施。而传统开腹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中出血量多,且术后恢复较慢。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稳步发展,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加大,且通过医学研究证实,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能够取得较显著的临床疗效[2-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x±s)

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开腹子宫切除术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等。传统开腹手术行全子宫切除,对手术器械的要求不高,通过在腹壁上作一较大切口,可以确保有良好的手术视野,这种方式的手术限制较少,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应用得比较广泛。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切口大,容易损伤子宫周围的血管和器官等,手术过程中需要将膀胱充分游离至宫颈外,容易对膀胱造成损伤,加上手术操作时间长,术中容易引发大出血,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进步和先进器材的引进,通过微创技术的利用,进行损伤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痛苦。其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作为一种Ⅲ级手术[4]。此外,通过医学研究显示,在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在腹腔镜下,对附件进行处理,首先要明确双极电凝后,目标韧带是否切除干净,从而防止发生出血症状[5-6]。(2)降低了气腹对于机体自身的影响,在腹腔镜下的操作时间控制在20 min以内,降低了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3)1 cm小切口,对子宫血管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压迫作用,进而减少出血量。(4)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以及手术时间,腹部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恢复情况优先于对照组(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子宫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对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两组处理附件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腹腔镜治疗可以达到和开腹手术治疗相似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与相关医学文献报道相吻合[7-8]。因此,我们认为腹腔镜下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

[1]戴泽果,黄雅容,蔡美卿,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剖腹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11 (3):667-668.

[2]董立军,宋国军,孟元光.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阴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11(3):556-557.

[3]黄仰任,刘远珠,李慧敏,等.两种不同手术途径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19):890-891.

[4]曾乔凤,郑艳,杜莉斯娜,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69例的临床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11(2):2230-2234.

[5]王丹霞,谭玉珠,蓝爱琴,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1(3): 665-667.

[6]陈雪昭,赵丹梅,刘合芳.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 2011,10(4):1120-1123.

[7]戴泽果,黄雅容,蔡美卿,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剖腹全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4 (11):47-51

[8]董立军,宋国军,孟元光.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阴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36(73):236-2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76

猜你喜欢

开腹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