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影响

2017-06-19范玉芳万小果罗凯李晓琴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眼压青光眼霉素

范玉芳,万小果,罗凯,李晓琴

(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江西南昌330200)

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影响

范玉芳,万小果,罗凯,李晓琴

(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江西南昌330200)

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疾病患者在术后采用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治疗期间对滤过泡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以往本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环孢霉素A缓释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累及百分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手术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仅出现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41.18±6.75)d和术后治疗总时间(9.42±1.08)d短于对照组[(59.73±10.58)d,(13.62±3.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疾病患者在术后采用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并发症,改善滤过泡功能。

手术;青光眼;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滤过泡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手术是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化仍是目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虽然抗青光眼手术中都常规使用抗瘢痕药MMC或5-FU等,但都是术中短期使用,且手术并发症较多[1]。近年来,眼部缓释系统的研究己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而环孢霉素A己证实具有较强的成纤维细胞抑制功能[2]。本文主要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疾病患者在术后采用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治疗期间对滤过泡所产生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77岁,平均(56.9±6.4)岁;男14例,女11例;左眼疾病8例,右眼疾病17例;青光眼病史1~19个月,平均(5.2±1.7)个月;眼压水平30~53 mmHg,平均(42.8± 7.5)mmHg;治疗组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56.1±6.3)岁;男15例,女10例;左眼疾病9例,右眼疾病16例;青光眼病史1~15个月,平均(5.8±1.3)个月;眼压水平30~58 mmHg,平均(42.0±7.3)mmHg。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术眼用盐酸丙美卡因(s.a.ALCON-COUVREUR n.v.,国药准字H20090082)行表面麻醉及盐酸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96)球后浸润麻醉后行巩膜后唇咬切术,10-0尼龙缝线缝合巩膜瓣两角及结膜瓣。治疗组在缝合结膜前将缓释剂1粒植入巩膜瓣与球结膜之间,对照组将浸有0.2 mg/mL MMC的海绵片置于巩膜瓣上5 min,去除海绵片,用50 mL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然后做巩膜后唇咬切。手术均由同一位熟练的手术者进行[3]。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累及百分率水平的改善幅度、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例数、眼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治疗总时间。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手术治疗后3个月,患者青光眼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已经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其眼压水平就能够保持在21 mmHg以下;有效:手术治疗后3个月,患者青光眼症状明显减轻,通过继续服用某种药物,眼压水平可以保持在21 mmHg以下;无效:手术治疗后3个月,患者青光眼症状没有消失,多次使用2种以上的药物,其眼压水平仍然在21 mmHg以上,需要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4]。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累及百分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累及百分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累及百分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x±s)

2.2 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青光眼手术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为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2.3 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治疗组患者在术后仅出现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4 眼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治疗总时间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59.73±10.58)d眼压水平恢复正常,该组术后共接受治疗(13.62±3.20)d;治疗组上述两项数据分别达到(41.18±6.75)d和(9.42±1.08)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法,但由于术后纤维组织增生,常造成滤过道口阻塞,房水引流不畅,导致手术失败。据报道,目前临床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三年成功率为75%~85%,五年为70%。如何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一直以来临床上的广大青光眼医生都在试图解决的一个难题[5]。目前临床在抗青光眼手术中运用的抗代谢药如MMC,5-FU等,一方面为我们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但另一方面,它们所带来的手术并发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使用。同时,对于一些难治性青光眼,即使使用这些抗代谢药,但手术效果仍然较差。手术失败的原因为滤过口的阻塞及结膜滤过泡的瘢痕化[6]。

在滤过性手术中,传统的给药方法是使用一定浓度的抗代谢药在巩膜瓣及结膜下放置一定时间,然后冲洗,再完成手术。这样做的好处是抗代谢药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并发症少,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抗代谢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也短,手术时要使用的药物浓度也较高,这样造成的眼部并发症也较多[7]。随着医药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高分子聚合材料的进步,药物缓释系统在眼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这种良好的制剂载体,有可能减少抗代谢使用的剂量,而药物可以通过缓慢释放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降低它的毒性。本课题运用聚乳酸(PLA)和聚乙醇酸(PGA)的共聚物(PLGA)作为用药物载体。该物质为一种缓释剂,己有研究证实它在眼部运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它可以通过自身降解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无需再次手术取出,且组织相容性好。环孢霉素A(Cs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最近的研究表明,CsA对多种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将二者结合之后可以通过控制缓释剂的大小,控制它的降解时间,同时控制缓释系统所包含的药物的剂量,进一步控制环孢霉素A的作用时间。这样就可以有效延长滤过泡的瘢痕愈合时间,增加手术功能性滤过泡的成功率[8]。

[1]高昌卫,沈肇萌,李志国.晶体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远期效果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 2012,15(4):76-79.

[2]王静,蒋莹,文玉民,等.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对比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5):819-821.

[3]彭红娟,黎宗汉,郑彪,等.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组织FasmRNA的表达[J].眼科新进展,2016,36(2):118-120.

[4]罗丹,温跃春,季青山.小梁切除术分别联合Ologen植入与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6,36(2):175-177.

[5]景金霞,哈少平.α-2b干扰素与5-氟尿嘧啶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瘢痕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4):264-267.

[6]刘莉静,肖博文.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38-40.

[7]才素莲.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3):30-31.

[8]王艳平.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环孢霉素A与5-氟尿嘧啶的对比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821-18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61

猜你喜欢

眼压青光眼霉素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青光眼“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