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变化及意义

2017-06-19彭素芳李伍萍张旭宋静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隐匿性胰岛中性

彭素芳,李伍萍,张旭,宋静

(北京丰台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5)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变化及意义

彭素芳,李伍萍,张旭,宋静

(北京丰台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LADA组35例,2型糖尿病(T2DM)组40例,健康对照组(N组)45例。检测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同时计算NLR值;Logistic回归分析LADA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ADA组与T2DM组白细胞[(6.98±2.33),(9.31± 3.12)]、中性粒细胞[(5.25±1.24),(7.32±2.16)]、NLR[(3.05±0.91),(3.78±1.11)]均升高(P<0.05),且T2DM组较LADA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LADA组与T2DM组总胆固醇(TC)(5.25±1.27),(6.43±2.4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8±2.35),(4.83±1.46)、空腹血糖(FPG)(5.6±1.97),(7.5±1.98),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P<0.05),且T2DM组较LADA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Logistic分析显示:NLR为LAD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可作为LAD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监测NLR有利于早期防治LADA。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I型糖尿病的亚型(自身免疫缓慢起病型),其本质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同,主要特征是胰岛B细胞免疫损害呈缓慢性[1]。在LADA患者非胰岛素依赖治疗阶段积极开展监测预防对LADA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炎症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有着一定作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作为临床新型便捷的炎症指标在冠心病,肿瘤等疾病诊疗中广泛应用,但尚未见在LADA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检测NLR在LADA的变化水平,探讨其在LADA早期防治的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门诊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收集LADA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31~65岁,平均(53.01±3.54)岁,病程6~12个月,均未接受胰岛素及免疫治疗,无感染及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均进行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自身抗体(ICA)的筛查。LADA诊断依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免疫学会(IDS)标准:(1)≥30岁起病;(2)至少一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GADA、ICA、IA-2A和IAA);(3)诊断糖尿病后至少6个月不需要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8~73岁,平均(56.9±9.3)岁,GADA、ICA均阴性,无急慢性感染及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健康志愿者(N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9~73岁,平均(54.3±7.2)岁,无感染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GADA、ICA均阴性。

1.2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检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全定量金标检测仪配套试剂,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化指标采用东芝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试剂购自北京沃德生物制剂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以GADA和/或ICA阳性为因变量,将研究对象各项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分析N组、LADA组、T2DM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BMI明显高于LADA组与N组(P<0.05),而LADA组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分析比较

2.2 N组,LADA组,T2DM组临床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ADA组与T2DM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均升高(P<0.05),且T2DM组较LADA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N组,LADA组,T2DM组临床实验室指标比较(x±s)

2.3 N组,LADA组,T2DM组生化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ADA组与T2DM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均升高(P<0.05),且T2DM组较LADA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见表3。

2.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GADA和/或ICA阳性为因

表3 N组,LADA组,T2DM组生化实验室指标比较(x±s)

注:N:健康对照组,LADA: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T2DM:2型糖尿病;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PG:空腹血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0.05,与LADA组比较,bP<0.05

变量,将性别、年龄、BMI、WBC、NC、HbA1c及TC、TG、FPC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BC、NC、FPG是LADA的危险因素(P<0.05)。将NLR加入自变量再次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LADA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97,95%CI= 1.812~3.186,P<0.05)。见表4。

表4 LADA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1型糖尿病亚型,与经典的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是机体诱发以胰岛炎为病理特征的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损伤B细胞使其失去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但LADA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胰岛细胞损害呈缓慢发展,因此在不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进行方便快捷的临床指标监测,对LADA患者病情的控制治疗有积极的意义。研究证实,外周血WBC总数和分类数与糖尿病相关[2]也有文献报道LADA患者机体处于免疫炎症状态[3],而NLR是一个新的简便快捷的临床炎症指标[4],NLR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在判定心力衰竭、急性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胃癌等疾病炎症状态及预后有良好效果[5]。

本研究结果显示LADA组与T2DM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NLR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且T2DM组较LADA组升高更为显著,提示LADA组与T2DM组患者机体都处于炎症状态,其中LADA组炎症呈轻度状态,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活化的白细胞释放一定量的自由基和蛋白酶及多种炎症性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在慢性炎症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参与胰岛B细胞缓慢进行性损害。生化结果显示,LADA组与T2DM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均升高,且T2DM组较LADA组升高更为显著,表明LADA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等代谢异常特征。为进一步分析LADA的影响因素,评价NLR在LADA疾病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本研究将LADA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与生化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NC、FPG是LADA的危险因素。将NLR纳入自变量,再次进行多因素分析,NLR进入方程,而NC、WBC等未进入方程,提示NLR较NC、WBC等更具有监测LADA的意义,这可能与NLR是一个比值,较WBC、NC受患者生理条件或标本影响小有关。

综上所述,LADA作为特殊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具有较长的不依赖胰岛素治疗的阶段,在此期间开展监测防治,对延缓胰岛功能的损害有重要作用。NLR与LADA关系密切是LADA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NLR的检测简便快捷,经济实用,开展NLR的监测对于LADA早期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1]周智广.LADA研究之路何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21(4):301-303.

[2]Vozarova B,Weyer R,Lindsay RS,et al.High white blood cell count is associated with a worsening of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2002,51(2):455-461.

[3]李步满,高彦彬,吴丽丽,等.糖脂平对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17(14):139-143.

[4]Daniel R,Periz,Raymond E,et al.Blood neutrophil-to lymphocyte ratio is prognostic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J].Ann Surg Oncol,2013,20(2):593-599.

[5]Shimada H,Takiguchi N,Kaimuma O,et al.High preoperativ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predicts po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Gastric Cancer,2010,13(3):170-1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56

猜你喜欢

隐匿性胰岛中性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英文的中性TA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