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7-06-19曹士强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阿托颈动脉硬化

曹士强

(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南阳474450)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曹士强

(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南阳47445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 33),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40mg/d,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20 mg/d。对比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O)含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DL-C、LDL-C、TCHO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DL-C(1.71±0.27)mmol/L、LDL-C(0.99±0.45)mmol/L、TCHO(3.14± 0.51)mmol/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1.02±0.18)mm等指标优于对照组HDL-C(0.93±0.18)mmol/L、LDL-C(3.28±1.14)mmol/L、TCHO(5.86±0.84)mmol/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1.60±0.2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缓解心肌缺血状况,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阿托伐他汀;剂量;冠心病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选取63例冠心病患者,探究不同剂量阿伐他汀对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冠心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49~73岁,平均(62.14±3.61)岁,体质量54~76 kg,平均(65.11±3.41)kg;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0~74岁,平均(62.88±3.73)岁,体质量53~76 kg,平均(65.01± 3.20)kg。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2)发病时间在48 h内;(3)知情并同意本研究;(4)预估生命期>1年。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4)存在他汀类药物过敏史者;(5)合并脑出血患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并依据患者基础疾病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并给予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肝素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60)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20 mg/d,给予观察组患者40 mg/d,均1次/d,晚餐后温水口服,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⑴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两组患者4 mL静脉血,采用低速离心机对血清进行分离,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HDL-C、LDL-C、TCHO含量。⑵采用颈动脉彩超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进行检查并记录。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DL-C、LDL-C、TCHO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HDL-C、LDL-C、TCHO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DL-C、LDL-C、TCHO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DL-C、LDL-C、TCHO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对比(x±s)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06%(2/33),对照组发生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常见于老龄人群,冠状动脉结构、功能异常造成冠状动脉狭窄、痉挛、阻塞等,使心脏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4-5]。有关学者指出[6],阿托伐他汀可保护患者心肌,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良好。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所有不良反应均由心肌缺血引起心肌退化、纤维化、凋亡所致,治疗冠心病的重点在于减轻患者血管狭窄,缓解心肌缺血状况,而血脂异常可诱发冠状动脉狭窄、阻塞,造成心肌缺血。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40 mg/d,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20 mg/d,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DL-C、LDL-C、TCHO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40 mg/d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患者HDL-C、LDL-C、TCHO指标,缓解血脂异常状况,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状况,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其原因可能为,他汀类药物含有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能竞争性的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增加LDL-C受体的活性和数量,加快清除血浆LDL-C,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分泌和聚集,使胆固醇浓度降低,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而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提高血药浓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另外,有学者指出[7],冠心病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可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中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炎性细胞的活性,使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数量减少,并通过减少炎性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及改善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达到降低血小板反应性和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从而全面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赵春军[8]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研究中显示,治疗前患者的胆固醇含量为(6.57±0.73)mmol/L,LDL-C含量为(4.51±1.20)mmol/L,经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胆固醇含量为(4.91±0.83)mmol/L,LDL-C含量为(2.51±0.98)mmol/L,治疗后胆固醇和LDL-C含量均表现为降低,与本研究部分结果一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安全性高。另外,在应用阿托伐他汀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肌酸磷酸激酶的测定,尤其是在初始应用1月内及上调剂量时,肌酸磷酸激酶含量显著升高时,应暂停阿托伐他汀治疗,待肌酸磷酸激酶含量恢复正常后给予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缓解心肌缺血状况,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陈晖,李顺辉,邓雨晴,等.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7):1690-1692.

[2]刘希德,刘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6):144-145.

[3]刘咏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调脂效果的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88-90.

[4]钟一鸣,钟华平,廖伟,等.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666-5667.

[5]刘洁,银剑斌,杨进,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1):1171-1174.

[6]罗利华,龙嘉玲.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7):147-148.

[7]王平善.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6): 746-748.

[8]赵春军.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3):367-3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41

猜你喜欢

阿托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