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2017-06-19刘慧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活血

刘慧

(商丘市中医院骨科,河南商丘476000)

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刘慧

(商丘市中医院骨科,河南商丘476000)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注射骨肽注射液,1次/d;口服D钙咀嚼片,1次/d,2片/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骨密度(0.973± 0.047)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0.936±0.038)g/cm2,各项骨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提升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骨质疏松;创伤骨折;补肾活血方

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多为骨折部位因遭受创伤导致骨量减少所致,具有疼痛程度高、创口难愈合等特点[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总体疗效欠佳,容易引起病情反复,当前中医疗法已成为该病治疗的新思路。本研究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9月商丘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9~73岁,平均(59.16± 6.84)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12±0.52)年;骨折部位:腰椎9例、肱骨9例、股骨干11例、桡骨8例、踝部8例、髋部6例、胫腓骨5例、尺桡骨4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6岁,平均(58.86±7.11)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17±0.49)年;骨折部位:腰椎9例、肱骨11例、股骨干14例、桡骨5例、踝部7例、髋部6例、胫腓骨4例、尺桡骨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骨折部位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骨质疏松的相关诊断标准;(2)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3月内接受其他手术或药物治疗者;(2)由糖尿病、骨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非创伤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3)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精神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口服维D钙咀嚼片(安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33),1次/d,2片/次,连续服用8周;注射骨肽注射液(江西康缘桔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2454),1次/d,每次取20 mL溶于2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行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2 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使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方药组成:淫羊藿12 g、狗脊15 g、桑寄生12 g、骨碎补12 g、何首乌20 g、熟地黄12 g、三七12 g、菟丝子8 g、当归8 g、丹参20 g、杜仲12 g、黄芪15 g、红花12 g、土鳖虫8 g、赤茯苓12 g、肉苁蓉10 g。将方药水煎2次,取汁500 mL成1剂,每天早、晚分服,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1)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检测仪器:美国Norland公司制造的双能态骨密度测定仪周围骨专用DXA,检测方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部位:股骨干、大转子、胫骨、股骨颈;(2)两组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指标,包括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排泄率、骨钙素(BGP)、血清抗酒石酸性麟酶5b(TRACP-5b)、骨碱性磷酸酶(B-ALP)。

1.5 疗效评价标准依据骨疼痛症状及骨密度变化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痊愈:治疗后骨密度显著增加,骨疼痛感完全消失;显效:骨密度与治疗之前相比有所增加,骨疼痛感明显减轻;有效:骨密度与治疗之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未下降,骨疼痛感有所减轻;无效:骨密度未见增加,甚至下降,骨疼痛感未见缓解,甚至加重[3]。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两组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x±s,g/cm2)

2.2 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骨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骨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x±s)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均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一般包括:(1)创伤手术导致骨质不同程度丢失;(2)遭受创伤的骨骼,其骨代谢能力提升,骨偶联失衡,骨的生成量少于破坏量;(3)骨骼受创后,肌肉的运动明显受限,进而引起骨细胞的功能失常[4]。对此,西医主张通过抑制骨破坏、加速骨的生成来保持骨偶联的平衡,达到抗骨质疏松的效果。维生素D等促进钙吸收的药物及骨肽等加速骨细胞增殖的药物是西医治疗的常用药,此类药物能提供必要的骨合成原料,并可增加骨钙素、胶原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5]。

骨质疏松在祖国医学属“骨癖”、“骨萎”等范畴,与肾的功能密切相关。创伤骨折的患者在接受手术等治疗后,常因大量出血损伤气机及外力损伤筋脉,导致瘀血阻滞经络,新血化生受限,气血濡养失衡,骨因此难以愈合[6]。中医主张在补肾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治疗,选药以补肾、活血药物为主。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毅峰[7]的研究结果类似。提示自拟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补肾活血方中的何首乌、淫羊藿、狗脊、杜仲、肉苁蓉、桑寄生等均为补肾常用药,能通过其益精填髓的功效促进骨的生成;三七、黄芪、赤茯苓、当归、丹参等可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恢复气血的骨濡养功能[8]。补肾与活血兼顾,不仅提高了骨的生成量,同时也注重了对骨的滋养,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拟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创伤后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唐东鸣.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9例[J].河南中医,2014,34(4):664-665.

[2]卢福胜.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32-133.

[3]钟恩春.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2):105-106.

[4]邢建峰.中医药在联合拉力交锁髓内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质疏松骨折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3,28(3):526-527.

[5]单海良.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104-105.

[6]王昌兴,董黎强,刘琦,等.浓缩自体骨髓移植结合补肾活血中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8):699-702.

[7]刘毅峰.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60例[J].环球中医药,2014,7(7):537-539.

[8]柴仪,李倩,田伟明,等.补肾活血方对骨质疏松引发的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骨代谢和动脉氧合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8):1467-14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25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活血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