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2017-06-19范红军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研究组疼痛满意度

范红军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麻醉科,河南三门峡472000)

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范红军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麻醉科,河南三门峡472000)

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分配法将150例因骨创伤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研究组的患者通过成立疼痛质量改进小组来针对可以影响控制疼痛的原因,构建术后疼痛管理模型,评估质量改进后的患者疼痛控制质量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控制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较好,术后的疼痛平均评分均没有超过5分,术后24 h、48 h、72 h的平均疼痛评分分别,优于对照组,整体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为90.67%,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了持续疼痛管理质量改进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强度,且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满意度。

持续质量改进(CQI);骨折;疼痛控制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以质量管理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以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为重点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CQI是一个没有终点的不间断的进步过程,疼痛控制质量管理的发展分为疼痛控制、质量保证、持续质量改进,之前的临床治疗下注重的是疼痛控制,而忽略了患者的临床感受,CQI的新模式则是在原有的疼痛控制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能力增强医患交流,使疼痛的质量管理处于良性循环轨道中[1]。骨折后的术后疼痛是由于疾病本身和手术损伤联合对机体造成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情感上的烦躁等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不愉快的经历,疼痛可造成众多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严重时可因术后并发症造成死亡,术后疼痛是所有实施了手术的患者均会经历的,故对于术后患者的疼痛控制的质量改进是极为重要的[2]。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以期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减少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7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150例因骨创伤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如下,对照组75例,男32例,女41例,年龄21~71岁,平均(39.5±2.9)岁;研究组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龄24~75岁,平均(41.4±2.6)岁,组内患者均为骨创伤,患者之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具体如下。

1.2.1 建立疼痛改进小组疼痛管理小组组成人员应包括科室主任、骨科主治医师、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由护士长制定相关的疼痛护理计划,保证本疼痛管理计划有良好的效果,并对疼痛管理小组里面的其他成员进行规范的管理培训,以保证在工作过程中对具体计划的落实和疼痛情况的准确检测[3]。

1.2.2 对组内人员进行相应的疼痛管理培训在疼痛管理改进过程中对组内人员进行相应的疼痛护理培训和知识普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指导,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教育沟通,对患者进行术后注意事项讲解,会因体位变动、牵拉切口、咳嗽等诱发疼痛;(2)双向信息交流,让患者了解更多关于止痛药的知识,让其知道疼痛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对身体有害的但是也可以缓解过度疼痛带来的其他不良后果[4];(3)及时稳定患者的术后不良情绪的,医护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提供具有针对性、有效的心理安慰;(4)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主要对通过临床资料以及疼痛的发展趋势进行讲解;(5)对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规范培训,疼痛评估工具的应用、止疼类药物及非药物的处理使用。

1.2.3 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计划,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前瞻性的假设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5]。术后72 h内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疼痛情况记录,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适宜的心理辅助治疗。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情况评价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较好,术后的疼痛平均评分均没有超过5分,术后24 h、48 h、72 h的平均疼痛评分分别,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24 h、48 h、72 h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x±s)

2.2 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评价研究组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情况更为满意,非常满意度为52.00%,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0.67%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评价

3 讨论

在国外,骨创伤相应的术后疼痛控制已成为护理工作和麻醉学科的常规工作内容之一,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善的术后镇痛工作制度,然而在国内对于中大型手术的术后镇痛的系统化管理只是初见雏形,有研究表明,约有44.5%的患者在术后经历了中度疼痛及以上级别的疼痛,普遍发生的疼痛控制不足已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持续疼痛控制教育以改进、提高医务人员提高对患者的疼痛的控制能力,增加病患沟通,完善了术后的疼痛治疗[6-7]。在疼痛评估处理方面,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对于评估疼痛的相关工具了解并不完善,一般情况下都是患者主诉疼痛或者要求使用止痛药才会对术后疼痛进行处理,造成对患者疼痛控制处理不及时,造成低满意度,而临床医生更加关心往往是手术对疾病的治疗和术后的康复情况,对术后疼痛控制并没有太大的重视。在对疼痛控制管理的持续质量改善下,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情况较为满意,术后的疼痛平均评分均没有超过5分,术后24 h、48 h、72 h的平均疼痛评分分别为4.22、3.21、2.63,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0.67%,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由结果分析得出,通过疼痛控制管理的持续质量改善,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在疼痛控制知识方面的相关培训,促进学科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处理之下完善对疼痛控制,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疼痛控制满意度,减少患者痛苦。

通过对持续质量改善在骨创伤上的疼痛应用研究,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该计划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的控制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为今后的治疗术后疼痛提供有效的参考,该疼痛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8]。

[1]郭丽丽.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4417-4418.

[2]刘梅,刘林,许勤,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72-875.

[3]尹艳红,王燕.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术后镇痛泵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341-3342.

[4]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等.急性下肢创伤患者的规范化疼痛管理[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1,6(4):72-73.

[5]丁文玲.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108-109.

[6]李泽辉,刘晓华.疼痛教育对骨伤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9-21.

[7]黄天雯,何翠环,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教育,2011,46(3):221-224.

[8]熊亮宇,邓亮.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4):76-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22

猜你喜欢

研究组疼痛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疼痛不简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