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下)

2017-06-19陈合强王晓艺杨凯

家禽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蛋期受精率交配

陈合强,王晓艺,杨凯

(1.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03;2.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烟台264114;3.济南市农业局,山东济南250022)

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下)

陈合强1,王晓艺2,杨凯3

(1.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03;2.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烟台264114;3.济南市农业局,山东济南250022)

(上接《家禽科学》2017年第5期第24页。)4.8保持公母鸡体重差异合理过多的能量摄入可导致肥胖,使得公母鸡差异大,体形不匹配;肥胖使母鸡排卵不规律且蛋壳质量问题多;肥胖母鸡不接受小公鸡的交配,公鸡不能有效交配;母鸡的精腺存放精子有困难,鸡更易得病。因此过多的能量摄入是麻烦的!应按标准配置日粮,确保产蛋期公母鸡采食到足够的营养(图16和图17),体重达标,差异合理(图18)。

图16 产蛋期母鸡体重与能量摄入

图17 产蛋期母鸡体重与蛋白摄入

图18 母鸡与公鸡的体重差异

4.9 羽毛覆盖主要是由环境、营养和应激因素引起。

4.9.1 羽毛覆盖差的原因羽毛主要由含硫氨基酸组成,饲料中的粗蛋白合成羽毛时需要能量,淀粉或脂肪供能不足的情况下,粗蛋白也需产热供能。饲料营养部分用于产生“抗应激因子”,若饲料分配不均且采食速度快,造成采食量不均,营养不足,体重大、棚架高(超过40cm),易产生掉毛或断毛。性成熟不同步,公鸡饲料转化率高,胸肌多或脂肪少,推迟开产;产蛋率下降而“富裕”了公鸡,造成交配过度,羽毛覆盖差。料箱接头剩料、料位不足,踩踏掉毛;育成期均匀度低,24周低于75%,造成产蛋期采食不均;饲养密度高,饮水量多,饮水时间长,易造成垫料潮湿,鸡感到冷,温度低,饲料能量多用于产热维持体温而造成掉毛或断毛。公鸡对应激如做疫苗、温度变化、氨气浓度、湿度等的敏感性大;胸肌大、脂肪少,种鸡停产,能量蛋白比不适宜均会造成中后期产蛋率和受精率下降快。

4.9.2 应对措施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育成期每周体重及时达标或略超50g,公母分栋饲养提高公鸡的均匀度,24周末达到90%~95%。若鸡群规模小,小鸡栏在24周末混群,也要控制料量,避免基础料量高,造成30周前超重。公鸡饮水量高,垫料易潮湿,为了控制脚垫的产生,应保证舍温,特别是冬季比母鸡的高1℃,方能保证最小通风量或把公鸡安排在场区内温度较高的鸡舍;公鸡对温度敏感,舍温低时要补充饲料,与21℃相比相差1℃要增减1%,合理使用产蛋2#料,在36周左右更换。及时给予高峰料,33周开始减料,减料要缓慢。使用油苗应提前预温,达到37~38℃,减少应激。饲料分配均匀,料位合理,防止个别鸡只采食少(净槽时间短)。羽毛覆盖差时应补充饲料,密切关注羽毛覆盖指数(0最好、5最差)的变化。若无饲料补充能量(不是理想措施)会导致掉毛或断毛现象,停产超重。羽毛覆盖对能量需求变化见表10。

表10 羽毛覆盖对能量需求的影响

4.10 避免产蛋期出现问题产蛋期容易出现料线不能正常工作(图19)、高峰料量太高、高峰料采食时间太长等问题,应积极应对解决。种鸡料应保证粗蛋白水平15%、11.72MJ的代谢能,一般高峰料只喂3周,日采食能量1.95~1.99MJ和25g蛋白质。16周时饲料增长太少,会导致母鸡体重20周低于标准;20周开始高增长,会导致27周体重超过标准。开产推迟会导致腹膜炎、高峰不高、后期产蛋下降厉害;产蛋开始时,体重开始超重会导致双黄蛋和高峰前死淘较高。双黄蛋正常范围应小于4%,在高峰前10d达到最高。导致高比例的双黄蛋可能是过度的灯光或饲料刺激,或两者都有;在高峰前死淘增加的原因,大部分与高双黄蛋和因腹膜炎、大肠杆菌和破蛋引起的高死淘有关。育成种鸡加光时体重不够也会导致腹膜炎增多,产蛋持续性不好。

图19 料线不能正常工作

4.11 产蛋无高峰的原因加光时间过早;鸡群大小不均,育成期均匀度过低(〈60%),产蛋高峰不高;公鸡比例较高(如37周达11%),混群时初混比例过大(应逐渐混入合适比例的公鸡,不能一次性混入尤其是均匀度低时),造成母鸡背部、头部羽毛脱落,重新长新毛的鸡将逐步停产;腹脂肪占体重比例低(图20),卵巢、输卵管较小;45周后大于10%的母鸡腹部脂肪沉积过多造成停产等,应采取措施有效应对。

图20 37周的种鸡腹脂占体重比例仅0.6%

5 种公鸡管理的关键点

5.1 早期体重应达标体重低于标准时应仔细分析原因,如育雏温度低、断喙差、球虫、饲料质量(颗粒破碎与粉料)等。确保4周末体重达到755g的标准或略超标,体重不达标或增重不足影响以后的受精率;如前4周体重达不到标准,可延长使用育雏料。根据体重分成大、中、小三个不同鸡群进行分栏饲养。

5.2 精确烫喙或断喙切面要求平直,适当烧灼,使伤口愈合良好,定期检查,控制好质量。上下喙均匀,交配时能保持平衡,断喙不好会妨碍采食及造成均匀度差,容易啄破种蛋。

5.3 避免公鸡均匀度差公鸡均匀度差主要是因为饲养面积少,饲料分布差,在20周后体重低于标准;混群早,如17周前混群,因为公鸡偷吃料,面积不够,结果造成公鸡20周超重,母鸡较轻,实际生产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改进提高。公鸡前期超重过多,造成前期骨架大,6周末实际胫长平均在10.5ml左右,正常的多为8.3ml,到12周末胫长是否还一直超长还有待观察,12周末公鸡的标准胫长在12.5ml左右;但如前期超重过多有可能引起公鸡驼背,如果12周末胫长不比标准长的话,会得不偿失。

5.4 公鸡饲喂产蛋期饲喂量应逐渐增加,不能减少。公母分饲是否彻底对公鸡的饲喂量有很大影响,这取决于公鸡能从母鸡喂料器中采食程度大小和母鸡能从母鸡喂料器中采食量多少。产蛋期能量水平按11.30MJ/kg,29周后公鸡周增重应保持在25~30g左右,这一体重增长曲线或模式可使公鸡在母鸡产第1枚蛋时达到性成熟;实际生产表明这样可以确保种公母鸡的体况不受影响,因而能保持最佳的受精率水平;体重是基于喂料日饲喂4~6h后,实际饲喂量应按照目标体重曲线执行,料量仅供参考。

5.5 公母比例确定公母比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公鸡状况。优秀:7~8只公鸡/100只母鸡;好:7.5~8.5只公鸡/100只母鸡;②公鸡的攻击水平;③与体重或品种有关系;④其它如死亡率、棚架质量、过度交配或交配干扰等;⑤与母鸡的同步性。如果公鸡超过母鸡体重多于30%,公鸡入舍数要减少。

5.6 更换(更新)公鸡早期补充(40周前)公鸡,通常需要更高的公母比例来维持充足数目的公鸡以延长饲养时间。体重过大(〉5.0kg),胸肉也大,公鸡的身材更加水平,平衡能力较低,交配效能更低,因此应避免体重过大的公鸡。

5.7 重视日常现场观察肛门颜色的差异表明种公鸡交配活跃的程度,交配活跃的种公鸡肛门颜色较红、湿润及周围羽毛有些脱落;反之,颜色苍白、肛门小而干,且没有羽毛脱落。交配活跃的种公鸡鸡冠、肉髯以及眼睛四周颜色红润而均匀,反之苍白。经常观察公母比例,公母比例太高,母鸡不下架,每日下午16:00之后观察母鸡下架的数量往往决定受精率的高低,16:00后至关灯,饲养人员在地面来回走动观察交配频率,采取在中间过道撒少量石粒或破碎玉米引母鸡下地,提高交配机率,有助于提高受精率;同时还可降低公鸡踩伤母鸡的比率。

5.8 预防公鸡受精率过快下降导致受精率下降的原因:23~30周周增重不合适;使用母鸡料饲喂公鸡,造成25~28周公鸡腹泻;公鸡分化严重,有效公母比例〈8%;体重过小、胸肌瘦、掉毛或断毛及体重过大、胸肌圆、全毛,泄殖腔评定3分;母鸡超重,腹脂过多等,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如管理好备用公鸡栏或做好公鸡补料等。

5.9 提高公鸡精子的质量提高公鸡精子质量的原料有有机硒、脂肪酸、左旋肉碱、抗坏血酸、肌酸等。受精率高峰期在30~38周,公鸡体重维持在4.1~4.4kg,至少摄入1.59MJ/只/d的能量和16~18g蛋白质,为了在65周达到1.76MJ/只/d能量和18~20g蛋白质摄入量,饲喂量必须保持增加以使体重少量持续增长,并定期观察公鸡的体重和胸肌发育状态。使用低能量饲料有助于保持公鸡的体重均匀度。粗蛋白水平必须仔细调整,防止公鸡过度超重,长期保持相同的饲喂量会导致羽毛状态、胸肌状况及受精率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6 疫病控制关键点

6.1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生物安全非常重要,一切好的生产成绩都要建立在鸡群不发生严重疫病的前提下,一旦发病,再好的饲养管理都会功亏一篑。肉种鸡生产中有2个薄弱时期,即0~6周育雏期和25~35周产蛋上高峰期,期间应实行封场管理,未经总经理批准,任何人员不得进出场区;进出所有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出入生产区的必须消毒、洗澡、更衣,使用单向门、喷淋、进出场淋浴设施分开更有利;强化卫生控制,减少疫病的发生。人员进出场消毒程序示意图见图21。

图21 人员进出场消毒程序

6.2 加强免疫免疫时要细心、精确、有效、到位,严防打住人、打针致死和挤压致死及漏免现象;坚持“质量第一,速度退后”的原则,拒绝粗暴免疫,避免大集团作战,严防鸡群压堆。剩余疫苗和疫苗瓶及时处理,避免高温、强光对疫苗的破坏,认真核对疫苗的有效期,做到同类疫苗先进先出,以最新免疫计划为准。气雾免疫时要根据鸡群日龄精确调整雾粒大小,剂量准确、喷洒均匀、同时注意气雾机的维护和保养;气雾免疫停风机的时间要充分,免疫和消毒后别忘了及时打开风机,所有季节都要特别注意。饮水免疫应重视每个细节,注意水线高度要适当。胸肌注射应在胸肌浅层,不能注射太深或太向下(图22和图23)。

图22 疫苗注射部位不合适,注射较深

图23 注射部位有点靠下

6.3 控制球虫病,保证肠道健康使用默沙东八价球虫疫苗(4ml)拌料免疫,其含有8种虫卵,每个虫种的卵囊至少为200个/羽份,用于4d种鸡喷料,每只1羽份,免疫饲料用量为当日料量的1/3,水料比例为15%,均匀喷洒于饲料表面,仅接种于平养的健康后备鸡,接种前后24h内,不得使用抗球虫药和消毒剂,接种后应保持鸡舍垫料一定的湿度;一旦开启应一次用完,屠宰前21d内禁用。免后10d如免疫反应严重可加2d百球清预防。球虫免疫要标准化,按说明注意料量和水量及吃料时间、湿度、垫料管理;后期管理要做到认真仔细,避免免疫失败。

6.4 做好环境控制鸡舍保温非常重要,在保证最小通风的前提下要有不低于18℃的温度,低于此温度鸡体就要消耗饲料来产热以维持体温,长时间低于18℃会降低鸡体抵抗力,易感疫病。侧墙进风窗要么安装导风板,要么吊天面时靠近侧墙的部分要向下斜一定的角度,使进入的风能斜向上吹;湿帘处最下层的导风板安装应向里开,斜向上开启;风机遮黑罩应比风机尺寸大,不能大小正好,这样一是容易漏光,二是面积不够,影响风机性能,而且遮黑罩安装最好能与风机留有空隙,做成遮黑墙。侧墙风机遮黑罩最好用1.4×1.4的且要与风机间距20cm左右为好;侧墙安装位置是风机到山墙的距离为相邻两台风机距离的一半;横向风机数量合理,计算的需求通风量不能超过风机实际通风量的50%,以30%左右为好(开90s、停210s),这样能使风机有一定的关闭时间,使舍内热空气有一定的聚集,再开启时才能与冷空气形成混合,避免冷空气直落到鸡身上;鸡舍外屋檐下面的缝隙要填好,不然容易漏风、透光(图24)、藏鸟窝;屋顶保温层厚度应超过8cm,如偏小(〈5cm)保温效果可能不足。

图24 屋檐漏光、漏风

7 小结

充分发挥鸡群的遗传潜力,取决于行之有效的疾病控制及生物安全体系、提供适宜营养成分的饲喂程序和通过管理为鸡只提供所需的环境条件。健康、营养和管理三方面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鸡只对其它条件产生负面反应。因此应了解自己的鸡群,提供良好的管理来达到好的鸡群均匀度(〉80%)。在第1次加光前有足够的脂肪和胸型,生殖器官有合理的发育;前期控制体重,避免产蛋期体重超重;在加光之后不要过度喂料,每周饲料增加2~3g直到5%产蛋率,在产蛋期接近标准体重。鸡群准备好了才能加光,到43周生产性能会超出标准;如体重曲线贴近或与标准一致,会不会有更多的母鸡能在产蛋初期维持蛋重快速增长?缺少高能量和蛋白则很难达到目标。重视环境控制,加强免疫和消毒,确保鸡群健康,抓好关键阶段的关键工作,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情,才可取得优异成绩。

S831.4

C

1673-1085(2017)06-0021-05

2017-03-15

猜你喜欢

产蛋期受精率交配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新兴麻鸡父母代的饲养管理
输精周期和数量对绿壳蛋种鸡受精率影响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