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2017-06-17樊树华贺一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

樊树华 贺一新

【摘要】 目的 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儿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阿奇霉素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83%, 高于对照组的81.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IL-8、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使病情显著改善, 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临床效果更好, 安全可靠。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双黄连口服液;阿奇霉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64

肺炎支原体(MP)是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近年来, 我国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等, 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 临床上主要以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由于支原体肺炎感染临床表现多样, 病情轻重不一, 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 临床效果仍略有欠缺[1]。作者对本院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阿奇霉素治疗, 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无严重并发症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 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实验组男女比为33∶25;年龄1.1~7.0岁, 年龄构成:<2岁5例、2~6岁36例、>6岁17例, 平均年龄(4.9±1.4)岁;平均发病时间(29.1±5.3)h。对照组男女比为35∶23;年龄1.2~7.0岁, 年龄构成:<2岁6例、2~6岁37例、>6岁15例, 平均年龄(4.7±1.2)岁;平均发病时间(28.3±5.0)h。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过敏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 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 静脉滴注, 药物剂量为15 mg/(kg·d), 连续使用5 d, 然后调整为阿奇霉素分散片口服治療, 剂量为10~12 mg/(kg·d), 1次/d, 连续使用3 d, 停药4 d后再继续使用4 d。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口服液(规格:10 ml/支, 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口服, 1~3岁, 10 ml/次, 3次/d;4~7岁, 20 ml/次, 3次/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3 d, 发热症状消失, 咳嗽显著改善, 肺部啰音显著减轻, 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为显效;治疗5 d, 发热显著缓解或消失, 咳嗽改善, 肺部啰音减轻, 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吸收明显为有效;治疗5 d, 发热症状无缓解, 咳嗽无改善, 肺部啰音无明显变化, 甚至症状加重, 肺部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未见吸收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显效3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81.0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INF-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IL-8、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7例(12.07%):胃肠道反应3例, 注射部位疼痛2例, 皮疹2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8.62%):胃肠道反应2例, 注射部位疼痛2例, 皮疹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由飞沫传染, 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 使纤毛活动受到抑制, 破坏上皮细胞而发病。红霉素为传统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药物, 药物动力学特性显著优于红霉素, 口服吸收速度快, 组织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 与非炎症部位比较, 炎症部位的浓度高6倍, 血浆半衰期长, 抗生素后效应明显, 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面效果得到广泛肯定, 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部分患儿对阿奇霉素产生了耐药性, 单独应用西药, 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4]。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于中医“温毒、喘嗽”范畴, 病因为感受风湿邪气, 引发肺失宣肃, 肺气不得以宣, 引发发热, 肺失于宣肃引发咳嗽, 治疗宜以疏风解表, 清热解毒, 养阴清肺为主[5]。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 主要药物为金银花、连翘、黄芩, 金银花性甘苦寒, 有清热解毒作用, 善散肺经热邪, 主要药理作用为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抗病毒(如流感病毒)、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抑制炎症);黄芩性苦寒, 有清热泻火, 凉血作用, 可清肺火及上焦实热之火, 临床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的治疗;连翘性苦微寒, 有清热解毒作用, 善清心火而散上焦之热,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抑制作用较好, 三种药物联合作用具有表里双解, 气血两清的功效, 共奏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之功。双黄连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 效果受到肯定, 临床适应证包括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双黄连有广谱杀菌、抗病毒、抗氧化作用, 同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6]。因此, 双黄连口服液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效果理想。本组资料显示, 实验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IL-6、IL-8、TNF-α、INF-γ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雙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能使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降低, 快速改善患儿的发热症状, 对于咳嗽、促进肺部阴影的吸收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安全有效, 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治军, 范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7):3846-3847.

[2]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86-1288.

[3] 席玲.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 10(4):44-45.

[4] 邵小燕.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比较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10):1487-1489.

[5] 赵兰花, 李宁, 徐征, 等.双黄连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观察.医药, 2015(18):194.

[6] 程卫光, 邱培全.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的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19):2332-2333.

[收稿日期:2017-02-28]

猜你喜欢

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血浆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双黄连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
浅析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