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黎圣母院》中的圣经文学元素初探

2017-06-16程亿

课外语文·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替罪羊巴黎圣母院主题

程亿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雨果的长篇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著作之一。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看,《巴黎圣母院》带有《圣经》中的一些文学元素,本文将从替罪羊形象、U形叙事结构、爱与救赎主题以及善与恶的主题着手,探析小说中的圣经文学元素。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圣经文学元素;原型;替罪羊;U形叙事结构;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认为,人类的无意识心理不仅有个人自童年起的经验,而且积存着许多原始的、祖先的经验,人生而具有一种“种族记忆”,“种族记忆”的实体就称之为“原型”。“原型是文学中交际的意义单位,是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些最基本的因素,它们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因而在文学中反复出现,可能是‘一个人物,一个意向,一种叙事定式,也可能是‘一种可从范畴较大的同类描述中收取出来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窥见《巴黎圣母院》中的圣经文学元素。

一、替罪羊

上帝要试验亚伯拉罕,让他把儿子以撒作为燔祭,当亚伯拉罕准备宰杀以撒的时候,耶和华的使者出现,指示他以羔羊来代替以撒,于是牧养无数人的羔羊被宰杀。此外,还提出了“原罪”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禁果,违背了上帝的旨意,造成了原罪。因而,替罪羊这个原型意象隐射的意义是双重性的,首先,替罪羊本身隐喻着一种替人赎罪的崇高感,其次,替罪羊是一个具有“牧养人类”行为的高尚形象,所以,它应该得到上帝的庇佑。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达就是这样的“替罪羊”。副主教克罗德为了得到埃斯梅拉达,指使卡西莫多劫持她,使得卡西莫多被捆在广场上,奄奄一息;由于埃斯梅拉达和腓比斯的暧昧关系,克罗德预谋杀死她,却误伤了腓比斯,埃斯梅拉达被贵族当成凶手审判关押。在《圣经》的规定中,只要怀有好色、奸淫、杀人等恶念便是有罪的,克罗德身为神职人员,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触犯了戒律,而他的犯下的罪却由善良的埃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代他承担,故而二者成了代人受过的替罪羊形象,而最后埃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爱情得到了成全,二者的崇高得到了认可,至此,“替罪羊”原型完整地呈现在作品中。

二、U形叙事结构

“背叛之后是落入灾难与奴役,随之是悔悟,然后通过解救又上升到差不多相当于上一次开始下降的高度。……我们可以把整个圣经看成一部‘神圣喜剧,它被包含在一个这样的U形故事结构之中”。圣经文学在叙事情节的安排上表现为一种“失真—寻觅—回归”的模式,“人的天真—失真—复真、犯罪—忏悔—受救赎(复活)”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形态。创世纪之初,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在荒野建立异教城市、天降洪水建造诺亚方舟表现了人类一步一步地走向深渊,以色列人先后在亚伯拉罕与摩西和约书亚的带领下前往应许之地、而后重建神殿则是人类的回升;犹大因为钱财而向犹太人出卖耶稣,并虚伪的献上犹大之吻是其人性的堕落,后来幡然悔悟并自杀,这是其人性的回升。克罗德原本是一个善良的副主教,“他悒郁、稳重认真,学习勤奋”“在神秘神学造诣上能与教堂神父论英雄,在伦理神学方面堪与教规神父论高低,在经院神学领域,能与索邦神学院的博士论长短”;在瘟疫后,父母遗留下年幼的弟弟,十九岁便成为一家之长,“以全副身心去关爱他的小兄弟”。在遇见埃斯梅拉达之前,克罗德无疑是一个学识渊博、心地善良的形象,这是他“堕落”前所具有的高度,在遇見埃斯梅拉达之后,俨然变成了人性的背叛者,他指使卡西莫多去劫持埃斯梅拉达是第一次堕落;举刀刺杀埃斯梅拉达,致使埃斯梅拉达冤枉入狱、在审判席上对无辜的埃斯梅拉达横加莫须有的指责,这是第二次堕落;在卡西莫多将埃斯梅拉达救回教堂后,他更加肆无忌惮,胁迫埃斯梅拉达顺从于他,这时他的堕落已经达到了“底部”,而最后他将死时的那声哀鸣:“啊!这就是我曾经爱过的一切!”则是他人性的回升,这一句哀鸣表明了他对黑暗教会的控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追悔,由此,他的人性又回归到“顶点”。

三、主题

(一)爱与救赎

《圣经》中,耶稣是上帝的化身,为了传教布道、拯救世人,他把自己送上了十字架,甚至在受难的整个过程中不停地为迫害他的人开脱:“上帝,请您原谅他们,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6]这种博爱的、献身的精神在《巴黎圣母院》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卡西莫多被捆在广场上暴晒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埃斯梅拉达为这个曾经劫持过她的丑八怪送去救命的水,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唤醒了卡西莫多内心的善意,卡西莫多得到了救赎;在流浪诗人甘果瓦被乞丐王朝戏弄时,埃斯梅拉达主动献出自己,这和耶稣将自己送上十字架的行为遥相呼应。

(二)善与恶

“从哲学上讲,上帝与魔鬼就像生活中的善与恶一样紧密联系。”人生来就具有原罪,却有着追求、向善的心,因而,人的善恶不能简单地下定义,这和雨果的“畸形靠着优美,丑怪与崇高相邻”是不谋而合的。在小说中,克罗德虽然作恶多端,害死了埃斯梅拉达,但他的博学、对弟弟无私的爱和对卡西莫多的抚养的善举是不可抹杀的;卡西莫多因恶行被惩罚,却在埃斯梅拉达的救赎中完成了向善的转化。耶稣的博爱与埃斯梅拉达的博爱都达到了使恶向善的目的。

四、结语

《巴黎圣母院》这样一部弘扬人性真善美、抨击教会黑暗的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它深刻体现了雨果的人文思想与高超的写作技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同时,在西方圣经文化的影响下,小说中又呈现出一些圣经文学元素,使得小说更具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陈会亮.圣经与中外文学名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

[3]邱永旭.《圣经》文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替罪羊巴黎圣母院主题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巴黎圣母院之殇——纪念巴黎圣母院
拯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非药品不是假货的代名词,更不是竞争混乱的替罪羊,这个企业要为动保乱象发声
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替罪羊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替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