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晓澳镇·滩涂养殖 滩涂小鲜,才是舌尖上的最俏

2017-06-16

海峡旅游 2017年6期
关键词:连江小桶涨潮

驱车来到晓澳镇,在道澳村下车,穿过小小的村落,翻过一座小小的山头,再往前走,滩涂就在眼前了。

在整个连江县域范围内,晓澳是滩涂资源的集中地,也正因为这里的辽阔滩涂,平日里渔民讨小海的赶海“盛况”也成为了海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晓澳镇共有道澳、百胜、长沙、赤湾四个行政村,沿着15985亩的滩涂一字排开。天赐良田,这片滩涂自古以来就是周边村落的垦殖范围,周边村落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来讨海。

目之所及,滩涂无垠,岸边一条小径延伸向大海,这是讨海人的必经之路。到了赶海的时间,成群结队的村民们,挑着担子、拿着小桶、开着作业的小货车赶赴远处的滩涂,渐行渐远,直到变成米粒般大小,消失在海的边缘。

如此广阔的滩涂要感恩自然的赐予。晓澳镇位于黄歧半岛南面的凸出部,面对着广阔的定海湾,闽江水正好从南边的琯头镇直接汇入东海,带来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在这片纵横交错的天然港湾处,由于潮汐的作用,沿海大潮的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形成了潮浸地带,它的上部经常露出水面,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因其水土混杂泥泞,从而形成了广阔的滩涂地带。

陆地上的农民看节气,赶海人的历法则是潮汐。每天两次涨潮和退潮,隔天的时间一般会迟上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左右。赶海人会抓住这涨潮和退潮之间的三四个小时,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们与前去滩涂赶海的林大姐不期而遇,她全副武装,帽子遮住了脖颈和半张脸,只露出两只眼睛,脚上穿上特质的棉袜,在滩涂上来去自如。她带着一把用来分割附着在礁石上贝类的铲子,手中提着一只小桶。趁着退潮的时候,林大姐带着我们去赶海。

在滩涂上赶海,诀窍就是“捡”和“挖”。在广阔的滩涂上,不同的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生物。沿岸1公里以内,主要以泥螺、花蛤为主。泥螺会把半个身子藏在土里,花蛤則因为行动缓慢,通常被潮水滞留在滩涂上,藏在三四公分深的泥沙底下;如果看到有小孔的地方,就挖进去碰碰运气,一般会有寄居蟹藏身在此;有礁石的地方也是藏宝之处,海虹、波罗、海蛎子这些硬壳类的海货会附着在上面,需要用铲子轻轻铲下。渔民的眼睛很尖,他们对滩涂了如指掌,一路走一路捡,不疾不徐,不消片刻光阴,各种难辨品种的贝类就堆满了半个小桶。滩涂上还有跳鱼、土刺、乌鲶、珠蚶等多达四五十种滩涂水产。

更远一点,则是四四方方的蛏田。作为整个连江蛏养殖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地区,晓澳每天出产蛏的数量可以达到几万公斤。每年12月到3月之间,是下蛏苗的季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收成,村民趁着退潮的时候,翻土、浇水,维持蛏苗的长势。

林大姐是道澳村人,五十多岁,年轻时就开始赶海。她说,早年间连江海边的村民生活很贫苦,因为陆上田地贫瘠,村民只能靠在这片滩涂上讨生活,赶海也就成为了每个海边人的日常。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们也要在潮落的时候去浅滩、内海、岛礁挖点鱼、虾、贝、藻来帮助家里维持生计。甚至海边的学校也要根据潮汐的起落调整上课的时间。在这片滩涂上孩子们摸鱼、抠蟹,尽情地玩耍却不乏趣味,滩涂也成了这里孩子们的心中的乐园。林大姐的女儿现在在城市工作,因为离乡太久,故乡的回忆早已被都市的喧嚣悄悄掩盖了,但每逢回家,也会跟着母亲一起去赶海,模糊的滩涂记忆,也成了一代又一代新老渔女们心中“外婆的澎湖湾”。

涨潮了,潮水渐渐没过脚脖子,赶海人收拾好工具和心情,检视着自己半天的收成,在暮色下向家走去。这个时候,岸边已经有人正在等待,渔商们会第一时间检验这些海货,势必一番讨价还价,继而这些海货被一路包装,成为福州、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餐桌上的美味。七八月蛏成熟的时候,岸边的阵势更是庞大。

暮色下赶海人的背影,正是千百年来连江海边的渔村中日复一日地在上演的渔家日常。

猜你喜欢

连江小桶涨潮
涨潮
量出8升水
“水城”被淹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陶铸在连江领导革命斗争的故事
神奇的潮汐
小桶装水
慧星大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