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克达拉在改变模样

2017-06-14毕亮

新疆人文地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达拉杏树兵团

毕亮

从我居住的伊宁市往西,从山东路直驱,就是可克达拉市的七一七大道。途中要拐个弯,然后眼前就是蔓延的树。本来想写成“满眼”,输入法里提示第一条备选词语却是“蔓延”。抬眼望去,“蔓延”用在此处是合适的。

林木蔓延。一座城市,楼厦和林木一起落地,可克达拉的树真多。此时还只是初春,绿色正在准备万绿齐放,一个月后再来,大概又是另一番景色。这里的人,以后的生活只怕是人在城中,城在绿中。

可克达拉市还很年轻,年轻得还来不及有一本属于她的志书。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介绍如此简洁:

可克达拉市于2015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4月12日正式揭牌,是新疆自治区直辖、由兵团管理的第八座城市。可克达拉市东临伊犁州首府伊宁市,西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南拥国家一级陆路口岸都拉塔,北依天山支脉科古琴山。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辐射中亚、西亚、南亚乃至东欧各国的东联西出国际大通道。可克达拉市行政区划主要由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六十八团全域,六十六团部分区域(清伊高速以南)、六十七团部分区域(都拉塔分场以北、都拉塔口岸以东区域)组成,总面积为979.7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设在六十六团、六十八团。市域现有人口7.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72万人,至2030年,市域总人口预计达到30万人。

因为可克达拉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所建,所以本地人尤其是兵团人习惯称之为四师可克达拉市。很显然,我不厌其烦地转述这份简短的介绍,只因我们对她的了解还太少。即便我和她毗邻而居,也还是第一次走近。

在已有雏形的城区街巷溜达,到处都是工地和林立的树木,树还都不小,绿后应是浓荫遍地。这是一片插上枝条都能成林的土地。我眼里见到的是,种树的人多于工地上的工人。这个城市的人,都在忙着种树,给自己一片浓荫。

“这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佳地”被印在了可克达拉市官方的宣传、招商手册上。我虽不喜欢文人墨客这个词,但我不得不承认这里确实适合文化生根发芽,大概以后也会和种下的林木一样长得苍天,因为以下这三个镜头:

镜头一:路边墙上,偶尔见有售房广告:现房,三室两厅,价格面议,还附有电话号码。有打印贴在墙上的,更有用墨涂在墙上的。我这样不关心时事之人,前一段時间刷朋友圈还见有可克达拉市第一批商品房开盘的信息,引起我注意的是,图片中排得长长的购房队伍。当时还是冬天,起早贪黑排队者,裹着厚厚的衣服。那段时间的话题,也多集中于此,后来了解一下,不是炒作。大概是本地居民对这座兵团新兴城市的信心。

镜头二:一个在建小区的门卫室窗台上,歪斜地靠着一块纸板:商店,字是用蓝色油墨写的。窗台下面是两张椅子上摆放的矿泉水、健力宝、红茶绿茶等饮料,玻璃里还有香烟、方便面。

镜头三:这是一张废旧报纸,贴在墙上,吸引我的新闻和这座新城绿化有关:

《七十三团为可克达拉市捐树2 5764棵》

巩留讯(特约记者 谭冬初)10月10日上午,七十三团纪委、武装部、林业工作站、金琪珊民兵排和“自然环境”创建办的干部来到团场“百树园”、万亩林果基地、六连营区等地,对为可克达拉市捐的法国梧桐、柱状苹果、金叶榆等树木进行测量和登记。据统计,七十三团将为可克达拉市捐树25 764棵,总价值311万元。其中,团场捐树22 787棵,职工群众捐树2 977棵。

自9月28日可克达拉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向师市发出“我为可克达拉市添绿增彩捐树活动”倡议书以来,该团党委积极响应,组织成立了开展为可克达拉市添绿增彩捐树活动领导小组,由副团长朱继亭任组长,带领工作组成员进行对全团各苗圃基地和辖区内风景树的摸底和登记造册工作。

为将树冠完美、树木健壮、树形优美的优质风景树捐赠给可克达拉市,七十三团组织人员对城镇中心区的“百树园”、连队营区和城镇居民庭院中选出的树龄达7年以上的2 000棵法国梧桐逐一打号,还对柱状苹果、小叶白蜡、金叶榆、槐树等树种的质量、数量进行二次确认。

七十三团广泛动员,号召全团职工群众积极为可克达拉市建设捐“爱心树”,掀起捐树热潮。

七连职工曹阳将自家庭院里种植的18棵树径达20公分的杏树,全部捐给可克达拉市。六连职工尹西华说,我院里的30棵杏树、20多棵核桃树和7棵红枣树捐给可克达拉市。

在七十三团万亩林果基地,种植户张晓群有400棵杏树、廖其平有500棵杏树、许爱军有300棵苹果树,这上千棵果树的树龄都在10年以上。他们表示,把这些树全部捐给可克达拉市,为可克达拉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67岁的怡和社区居民许玉杯是团中学退休教师,团场40年前在他家门口栽种了17棵槐树,他常年做好管理工作,目前都已长成参天大树,树径达65公分以上。许玉杯说:“我见证了17棵槐树的成长,把这些树捐给可克达拉市,我特别开心。”

这是贴在墙上的剪报,贴在一起还有一篇,也和城市绿化有关:《兵团分区率先为可克达拉市捐树添绿》,还有一篇就是上面新闻中提到的倡议书:《为可克达拉市捐树倡议书》。后来,我还看到了一份《可克达拉市绿化工作简报》,我看到的是第五期,出版时间印的是2016年11月10日。听同行的朋友说,这个市,在一个半月里,种下了11万多棵树。我们在行走中,见到的树,多是去年所植。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新闻,或者数字上有虚报之嫌,那是因为外人无法体会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部分的第四师20多万人想要建设一座自己城市的决心和信心。兵团成立60多年中,“无私奉献”已经融入了兵团人的血脉。

近60年前,从这片土地上传唱出去了《草原之夜》。走在这里,我想避开《草原之夜》,然而是徒劳的。走在哪里,都会有人说到,这里的人对自己脚下土地的历史都如数家珍。对这些,生活于此的人们也格外珍惜。他们用双手植护一片绿,为的只是让曾经荒漠的土地真正成为绿色的原野。

写到这里,我已经不自觉地交代了可克达拉的意思,就是绿色的原野。可克达拉和绿色的原野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也许,正如歌里唱的,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我知道,可克达拉必将改变模样。我已经在伊犁生活了十年。可克达拉建城时,我就打算把家安在这里,这个绿色的原野将有我今后几十年的生活。

猜你喜欢

达拉杏树兵团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杏树
新形势下兵团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践行路径
童年的杏树
一棵杏树
兵团今年引进内地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
60年,铸就不朽精神丰碑
一棵杏树
上聚人心 兵团精神领航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