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栏语

2017-06-14

新疆人文地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帕米尔高原高原摄影

“那片贫瘠高原上的人和生活,才是我最初和永远的灵感源泉。”

“摄影更是一种修行,而不是只换来一句:我去过。”

——赵登文

赵登文,国家高级摄影师,在《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20多家刊物发表作品3 000余幅,并获得国际、国内摄影大赛金奖、银奖等300多个,为连续三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人类贡献奖”获得者。

在他众多颇负盛名的作品中,小编最为钟情帕米尔高原系列。赵登文镜头下的帕米尔,纯净如水,又壮美如画。

从2000年开始,赵登文每年都会进驻帕米尔高原的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工作一段时间。2005年,他申请调入海拔5 100米的红其拉甫国门工作,圆了高原梦。

16年来,赵登文无数遍来到帕米尔。他曾伫立白沙湖,体会它的刚柔之韵;领略过布伦库勒湖藏在深闺的纯净之美;攀登过“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胸膛;触摸过有近1 400年历史的西域古堡的城垣;也曾沉醉在塔什库尔干河畔充满生命力的杏花林里。

多姿多彩,广袤无垠的帕米尔,它不是风光旖旎的水墨风景,不是供人驻足观赏的流水人家,不是千里辽阔的汪洋大海,也不是只用一种调子就可以唱尽的大漠黄沙。帕米尔的魅力在于丰富和壮阔,过了一山还有一山,过了一湖还有一湖,既有无人区里极目苍茫的感慨,也有蓝天白云圣湖令人灵魂出窍的地方。牦牛、苍鹰,在生命禁区里顽强地抗争着,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有力的展示和诠释。

在赵登文眼中,帕米尔是世界上最简洁、最纯净的地域之一,几条大山系粗粗勾勒,简洁到大约只有几种色块组成。雪岭、峡谷、温泉、怪石、異草、牧羊,都是这里的风景;除了欣赏高原风光、感受历史文化外,体会人文之美是这片高原的另一种魅力。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那些诱惑人的传说,都在吸引着他不断前往。自从来了,就不想走;只要离开高原,又会想着回来,多年来未曾厌倦。

帕米尔是摄影人的天堂,美不胜收,但这种美需要摄影人的忍耐和坚守才能获得。只有身心经历过极端恶劣环境的考验,只有从灵魂深处贴近帕米尔高原生命的人,才能拍出它独一无二的美。

十几年来,赵登文走过了帕米尔的无数个春夏秋冬,潜心记录高原独特的人文风情,拍摄记录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塔吉克人生活图片达100多万张。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场景和镜头对话所产生的那种不可名状的力量,让他重塑了属于自己的拍摄体系和语言,以捕捉独特的地域文化为起点,形成了自己低沉厚重的独立风格。从本期开始,本刊特推出赵登文摄影作品专栏——帕米尔情缘,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帕米尔高原高原摄影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帕米尔高原
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因素浅探
帕米尔高原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