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小说《无声告白》的文化价值和出版意义解读

2017-06-12李蕊

出版广角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内斯

【摘 要】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自出版以来,获得了无数个图书奖项,并在多个国家发行。作者用独特的洞察力将一个混血家庭中的脆弱人性完整地展现了出来。从出版的视角来看,该书的文化价值在于引发人们对族裔、家庭教育、女性价值、自我意识等问题的反思,具有实现图书效益,呈现华裔文学主题全视角转变,助力华裔文学走向主流的意义。

【关 键 词】华裔文学;《无声告白》;文化价值;出版意义

【作者单位】李蕊,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历时6年写就的一本长篇小说。该书由读客图书引进并出版,击败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大牌作家,被评为2014亚马逊最佳图书第1名。针对该书的评论多围绕人物分析、叙事技巧、族裔文化展开,本研究从出版的视角对该书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并探索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出版意义。

一、华裔小说《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主要讲述了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一个美国华裔混血家庭的故事。“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 开篇的悬念设置犹如惊雷,之后小说通过现实与往事的往复穿梭,揭示了这个华裔混血家庭中几位成员的隐秘情感。华裔父亲詹姆斯因为自己身上的族裔特征,在成长道路上忍受了太多旁人异样的打量和“中国佬,滚回家”的窃窃私语,感受到了太多的屈辱和挫败,变得异常敏感和自卑,融入人群是他一直的渴求;白人母亲玛丽琳却一直追求“与众不同”,梦想在男性主导的医学界做一名女医生;二女儿莉迪亚因为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一直是他们的宠儿;被忽略的大儿子内斯在家庭中感到压抑;缺爱的小女儿汉娜成为一個善于观察的小孩。玛丽琳曾决然离家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却因怀孕不得不将梦想搁浅。然而母亲的出走让莉迪亚下决心要将父母的所有心愿都变成她的承诺,以维持这个家脆弱的平衡。于是父母把自己未竟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了莉迪亚身上,尽管莉迪亚内心是沉重苦涩的;内斯对她的痛苦感同身受,默默地同情她。伴随着内斯即将离家去上大学的现实和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莉迪亚的内心几近崩溃。绝望中,她决定重新开始,要向父母告白,要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在她决定从学游泳开始找回勇气时,发生了沉湖的悲剧。至此,这个家庭奇怪而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了,大家开始思索:为什么会错得如此彻底?

《无声告白》的作者伍绮诗是美国华裔二代,哈佛大学毕业。她在该作品中展现了纯熟的写作技巧,包括悬念设置、非线性叙事结构、明暗故事线索等,揭示了种族、性别、家庭、成长等多元主题,用独特的洞察力将一个混血家庭中的脆弱人性完整地展现了出来。

二、《无声告白》的文化价值

从出版的视角来看,“评判出版物的价值有两个尺度:一是从质的方面来评价,就是它的文化价值或者内在价值;二是从量的方面来评价,即它的经济价值或者外在价值,如发行量的大小、传播范围的宽窄等”[2]。出版物的文化价值是指出版物发行后,“传播信息、知识、思想、观念、方法以及传承人类文明来达到教化育人、启迪思想、服务社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它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价值是出版物的基本价值所在,体现了出版物的本质属性。出版物如果没有了文化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无声告白》的文化价值。

1.《无声告白》以存在于美国社会的族裔问题触动读者,并引导其进行思考

《无声告白》回应了当前美国社会一直存在的族裔问题,触动读者思索少数族裔的融入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美国华裔混血婚姻真实境遇的一角,以及他们的历史、奋斗、困惑、焦虑、迷茫和希望。

“文化拼盘”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色,在“拼盘”之下,族裔之间的博弈一直存在。尽管随着社会运动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族裔矛盾已经进入隐微化阶段,但族裔问题直至今日仍是困扰美国社会的历史顽疾。面对族裔的利益诉求该何去何从?伍绮诗的《无声告白》正好回应了这一让美国社会焦虑的话题。

小说中的背景是20世纪50至70年代,而美国在1943年才废除《排华法案》。当时混血婚姻在美国的很多地方都是违法的,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压力是混血家庭面临的最大挑战。小说中,出生在美国的少数族裔詹姆斯一直承受着作为“异类”的重压,他“在椅子上坐不稳当的习惯依旧没改,就好像随时会有人过来撵他走一样”,经常是“一副擅闯禁地被人逮住的样子”,对美国没有身份认同感和存在感。他和玛丽琳的混血婚姻遭到玛丽琳母亲的强烈反对,玛丽琳母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难以磨灭。詹姆斯和他的混血家庭及子女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作为“异类”的压力,这种压力浸透社会及人心,使家庭关系变得脆弱、不堪一击。《纽约时报》评论:“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和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可以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无声告白》的出版触动了读者的情愫,引导他们思考种族隐微化隔离状态对社会公平合理、人的心灵的冲击。

2.《无声告白》以独特的人文关怀引发读者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首先,《无声告白》让我们意识到,在家庭中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是一个重要议题。小说中,母亲玛丽琳突然出走,留下两个敏感惊恐的孩子。莉迪亚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真爱的人前一分钟还在那里,下一分钟就走了”[1] ?从此,她一直活在恐惧之中,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父亲会因此崩溃,全家再次瓦解。她只能靠取悦父母来维持家庭的暂时平衡,并不断压抑心底涌起的苦涩泡沫。可见,有过被父母抛弃经历造成的安全感缺失属于结构性创伤,这种创伤是难以改善和治愈的。它会在孩子心灵深处打下烙印,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最终对孩子的一生造成难以平复的影响。

其次,《无声告白》引起那些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读者的共鸣,引起读者对被“爱和期待”绑架的家庭教育的反思。小说中,莉迪亚的一生都能听到父亲“不要忘记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合群,受欢迎,适应环境”的声音和母亲坚定有力的叫嚣“医生、医生、医生”。母亲甚至对着满当当的书架、听诊器和元素周期表,对她说“等我死了以后,我只希望你记住这些”,母亲的措辞让莉迪亚无法呼吸。然而,莉迪亚自己只感觉到被迫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她甚至能对困在琥珀里的苍蝇感同身受。这个故事足以让我们思索,怎样正确疏解自己的梦想和渴求,才能避免造成对孩子天性的摧毁和在爱的旗帜下令人窒息的家庭环境。

再次,《无声告白》让读者重新思索在家庭教育中平等的爱与沟通的重要性。小说中,一方面,父母对莉迪亚的爱和关注“像雪一样不断落下来”,最终把她压垮;另一方面,父母对汉娜和内斯的熟视无睹也使这个家庭变得沉闷压抑,岌岌可危。“多年来对爱的渴求”让汉娜“像一条饥饿的狗,不停地翕动鼻孔,捕捉着哪怕是最微弱的食物香气”[1]。 小时候的内斯曾经意外地把莉迪亚推进水里,长大的内斯只想赶快上大学逃离这个家。这个家庭面临的另一问题是沟通的缺失:玛丽琳出走时的不告而别让丈夫和孩子陷入无尽的猜测和痛苦中;内斯在妹妹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却无情地挂断了她的电话;莉迪亚从未向父母告白过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直到女儿死后,才最终痛苦地明白,女儿没有朋友,女儿爱的并不是科学,女儿一点儿都不快乐;玛丽琳和詹姆斯从没有互诉过内心的苦闷,莉迪亚死后,玛丽琳不加修饰的指责让丈夫极其敏感和痛苦……幸运的是,在结局中爱与沟通化解了一切:“以后的很多年,他们说话时会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意思的措辞,无论是对内斯,对汉娜,还是互相之间,他们需要说的太多太多。黑暗中,他们温柔相待,似乎明白彼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1] 最终,这对夫妇、内斯都在汉娜身上找到了爱的力量和方向,得到了重生。读者也通过对这样一个故事的反思,感受到爱与沟通是家庭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3.《无声告白》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怀,推动读者关注女性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

小说中,在男性主导的医学界做一名女医生是玛丽琳的终生梦想,为此她坚持努力且无所畏惧,即使结婚生子后她也一直坚信自己的梦想在等待着她的回归。然而,她想申请研究助理工作,被詹姆斯以“等我成为终身教授,我们就不缺钱了”为由回绝了。她决定用出走的方式实现梦想,无奈因为怀孕又不得不继续回到家庭生活中,像困在窗户里面的蜜蜂,将梦想夹在薰衣草间小心埋藏。而最后,对母亲的一生充满同情的玛丽琳也只能重复母亲持家过日子的人生轨迹。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固有的性别角色,传统的劳动性别分工,来自亲人、朋友的无形压迫確实使女性不得不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囚禁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然后被一点点消耗殆尽,坚定决绝如玛丽琳者也只能向现实缴械投降。伍绮诗通过这个角色展现了女性与命运抗争的失败经历,凸显了如何实现女性人生价值的哲学问题。

4.《无声告白》让人们意识到探寻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小说中莉迪亚悲剧的成因有其个人因素,也有母亲离家的经历导致其安全感缺失,莉迪亚表现出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为了获得他人的温情或心理上的满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委曲求全”[3] 。她一直活在恐惧中,从没有关注过自己想要什么,一直被别人的梦想牵引,对父母尽力顺从。当遭遇挫折的时候,只能依赖外界的力量——哥哥的呵护。一旦外界的力量缺失,即哥哥要离家上大学的时候,她的精神开始崩溃。

在今天的社会中,心理不强大的人比比皆是,而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又多像玛丽琳一样充当子女“生命设计师”的角色,这就造就了孩子自我意识的缺失。他们不是自主地去探索新知,而是活在别人的梦想中,依赖外界力量获得存在感,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外界的依赖抽离后,通常就造成了毁灭性的结果。《无声告白》的出版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搬到人们面前,引发人们的深思。伍绮诗在小说的最后给人们指明了出路:莉迪亚受杰克的启发,在码头上许下新的承诺,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正如该书封面上醒目的一行字,“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1]。

三、《无声告白》的出版意义

《无声告白》出版后即成为畅销书,得到了读者、同行、业内人士的好评,获奖无数,不仅体现了其传播功能,也实现了该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华书目报》称,截至2015年7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无声告白》已获得总销量超过50万册,电子书超过10万册的骄人成绩。同时,除被评为2014亚马逊最佳图书第1名外,这部小说连续6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被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赫芬顿邮报》、《奥普拉》以及 BUZZFEED网站等众多媒体平台评选为 2014 年最佳图书。另外,这部小说还售出了其汉语、法语、德语、荷兰语等近20种语言的海外版权,并已在包括中国、荷兰、意大利在内的多个国家发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无声告白》的出版体现了华裔作家的写作视角已完成从族裔视角到全视角的转变,使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读者都能产生文化共鸣,促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

早期的华裔美国作家如谭恩美等,他们的文学创作会有故土的文化元素。近些年来华裔作家的一些作品,如汤婷婷的《当诗人》,任壁莲的《谁是爱尔兰人》,梁志英的小说和诗歌等,开始集中探讨“美国华裔个体的深层心理与诉求,并将华裔文学提升到对人类有普适价值的意义层面”[4]。《无声告白》虽然讲的是华裔家庭的故事,但在美国出生和接受教育的移民二代伍绮诗在书中探讨更多的是人类所共有的成长、沟通等主题,正如她自己在访谈中的自述“我试着写作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爱和失去,我希望不同背景的读者都会被感动”[5] 。《无声告白》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本书得到了不同国家读者的共鸣。

《无声告白》的出版成就了伍绮诗,它的成功是华裔文学得以摆脱小众标签走向主流的又一助力。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的处女作。她凭借《无声告白》摘奖无数,如马萨诸塞州图书奖、艾利克斯图书奖、APALA 颁发的文学奖等。外界将她的成就跟华裔前辈作家谭恩美相提并论,称她为“谭恩美第二”,有评论家甚至说她靠这部小说征服了欧美文坛。另外,随着主题从族裔到人类共性话题的转变,美国的华裔文学因此得以慢慢摆脱小众标签走向主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赵健秀、汤婷婷等,和一批移居海外的“新移民作家”,包括严歌苓、哈金等,已经进入美国“主流”文学的视野[6] 。 伍绮诗及其创作的《无声告白》无疑是使华裔文学走向美国主流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又一助力。

总之,华裔作家伍绮诗以娴熟的技巧将《无声告白》转变为一部表达人类社会多元主题的艺术珍品。从出版的视角来说,该书体现了文学关怀、教化育人和启迪思想的文化价值,同时实现了图书效益,促进了文化交流,助力了华裔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绮诗. 无声告白[M]. 孙璐,译.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周蔚华. 出版物的价值和效益评价辨析——兼评“两个效益”重大命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 (4).

[3] Dominica LaCapra.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M].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

[4]高红梅. 文化过滤与当代美国华裔文学[J]. 小说评论,2015(2).

[5]莫书莹,张敏. 专访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得主瑟莱斯特·伍:华裔女作家总是太频繁地被称作“下一个谭恩美”[EB/OL]. http:∥www. Bundpic. com/posts/post/549a886d97

ea0b32a2400610,2016-01-03.

[6]刘长欣. “移民二代”在欧美文坛崭露头角[N]. 南方日报,2015-11-05(22).

猜你喜欢

无声告白莉迪亚内斯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忘却歌
德国在华顾问的神秘另一面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