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年轻人为何多成“家里蹲”

2017-06-10陈海平

华声 2017年8期
关键词:家门约会挫折

陈海平

在这种压力下,人要是受到挫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话,时间越长,就会越来越失去自信,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从而对离开房间走出家门

感到恐惧,变成家里蹲。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是网友们说着玩的一个段子,但是有些日本人却真的这么想,而且人数还不少!以至于日本政府都设立了专门机构来帮助这些任性的家里蹲们。不过效果好像不怎么好……

读卖新闻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国内设立的68所“家里蹲支援中心”,在2015年度接受过咨询的家庭中,得到了访问支援的只有9%。访问过的对象不到10人的支援中心超过半数。

虽然对于那种难以亲自过来谈话的人来说,访问支援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但是设施和工作人员不足却成为了一道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家里蹲这种特殊人群,你想帮他,他都不一定領情。让他自己来支援中心谈,那更是天方夜谭。

这种情况下,支援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只能上门服务,这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再加上人手不足,9%也不是不能理解。

在日本,“ひきこもり(hikikomori)”这个人尽皆知的词是用来形容那些宅在家里的年轻人。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好好的为什么会变成家里蹲呢?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家里蹲的定义是什么。

《大辞泉》中对家里蹲的解释是:“长期将自己关在家里或者自己的房间里,不参加社会性活动的状态。”

日本内阁府还将其进行了细分,分为“广义家里蹲”、“狭义家里蹲”、“准家里蹲”。其中“广义家里蹲”包含了“狭义家里蹲”和“准家里蹲”。

根据内阁府的解释,所谓的“狭义家里蹲”,指的是“平时呆在家里,但是会出门去附近的便利店”、“会从自己房间出来,但是不会出家门”和“几乎不会出自己房间”这三种人。“准家里蹲”指的是“平时呆在家里,但是会因自己的兴趣的事而出门”的人。

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狭义家里蹲”约有23.6万人,“准家里蹲”约有46万人。

家里蹲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除了其他和生病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工作相关的原因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日本上班族工作压力大,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闻。不过说到底这些原因也只是一个契机,只能造成人一时的低落。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长期家里蹲呢?

BBC曾就这个问题做过一次采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所谓的“世间体”,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面子、社会地位,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人要是受到挫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话,时间越长,就会越来越失去自信,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从而对离开房间走出家门感到恐惧,变成家里蹲。

除了之前说的家里蹲之外,日本还有大量的家里蹲“预备军”,也就是所谓的neet。简单来说就是无业游民。他们与家里蹲的区别就是,并没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

他们的这种心理恰恰就是成为家里蹲的前兆。

而在富士台日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中,长谷川博己饰演的谷口巧自称“高等游民”,实属“不务正业”沉迷音乐与文学世界的35岁啃老族,当年正是因为求职受挫才宅起来自我封闭。

得知母亲身体不适而担心母亲去世后无所依靠,受不安所困扰,为了找到一张长期饭票,谷口巧只得硬着头皮和三次元的女性约会……

重度家里蹲的结局通常都是悲惨的,父母并不可能养他一辈子。失去了在社会中生存能力的家里蹲,很可能只能在他的房间里结束自己的一生。

猜你喜欢

家门约会挫折
阻止早恋却血溅家门
挫折使我更坚强
刚成年就被逐出家门的雄狮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浪漫约会
我们约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