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集团“围猎”官员的六大套路

2017-06-10佚名

华声 2017年8期
关键词:围猎腐败案猎手

佚名

“利益集团”本身是个中性词,但在当下语境中,已变成特指与公共权力和资源密切相关且偏向贬义的词语,指对公共权力和资源享有支配权的部分人为维护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或利益联盟。“围猎”一词,则被借用来比喻利益集团为达到目的,对领导干部展开的攻势。

梳理十八大后被利益集团“围猎”落马的官员,其“围猎”官员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情感投资型

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作为“围猎者”的利益集团,利用一些官员不能正确对待和把持情感的软肋,在日常生活中以“朋友”等身份出现。从细微入手,给好处、送福利,称兄道弟,甘做“提款机”,持续性和具有麻痹性的情感投资成功后,官员便成为“猎手”的“猎物”。

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猎手”就会在很多方面得到权力的回报。

投其所好型

利益集团的“猎手”,往往利用部分官员不健康或违背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喜好,投其所好。有的官员喜好赌博,“猎手”就利用业务牌局故意输钱,送其赌资;有的官员热衷摄影,“猎手”就免费送上昂贵的摄影器材,提供相关经费;有的官员挚爱古玩字画,“猎手”则送上“雅贿”,等等。

迂回包抄型

对一些具有一定抵制诱惑能力,或因位高权重而难以为利益集团轻易接触到的官员,“猎手”则迂回包抄,从官员外围入手,选择其家属、子女、司机等进行“猎杀”。一旦其身边人就范,有的官员只好跟着“投降”。

利益输送型

该类型又分权力输送和金钱输送。权力输送是指利益集团将自己手中的某些特殊权力送给某些官员,以此“围猎”官员手中的权力,达到这两类权力主体的相互输送、互通有无,甚至形成攻守同盟,将本来非法的利益合法化。这种“围猎”方式通常发生在项目审批、职称评定和相关人员提拔调动等事项上。

金钱输送则是指利益集团在“围猎”过程中,直接将金钱送给官员,换取官员的权力支持。这种形式多体现在重大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卖官鬻爵、土地出让、国企改制等领域。

要挟威逼型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益集团的“猎手”利用高科技手段、设备,非法获取官员违法乱纪的直接证据,以此为把柄,要挟、威逼官员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

综合猎杀型

利益集团为谋取巨大的不法利益,还会运用上述数种“围猎”方式,对某些关键部门官员进行综合性的“围猎”。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一些重大项目招投标领域(如基建工程)或各类干部任用、选举等环节。

一些官員浸淫于被“围猎”中而难以自拔,自以为法不责众,通过搞团团伙伙,与利益集团结成腐败的“利益共同体”,由此导致“窝案”“串案”或“塌方式腐败案”。曾发生在中石油系统和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案”就是此类典型。

摘编自《中国纪律监察报》

猜你喜欢

围猎腐败案猎手
青海木里煤田腐败案背后的“保护伞”
变变变,猎手变成狼
意义的猎手
本期导读
卢万里:贵州原交通厅长被判死刑
沙龙:以色列总理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