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铜为镜 可正衣冠

2017-06-09王宝妹黄杰

东方收藏 2017年7期
关键词:半球形菱花瑞兽

王宝妹 黄杰

潍坊市博物馆,是集宣传教育、社会服务、文物收藏、陈列展览、文博研究、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创研发等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8万件,藏品种类涵盖化石、陶器、瓷器、青铜器、玉石、钱币、古角牙木器、书画、碑拓、古籍、碑刻、造像、织绣、玺印符牌、民俗服饰及饰品、近现代革命文物等33类。其中距今二十万年前的原齿象属新种的“潍坊象化石”,“薄如纸,黑如漆,明如镜,亮如瓷”的大汶口文化薄胎高柄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唐代铁佛,蜚声海内外的唐玄宗李隆基唯一的《纪泰山铭》朱砂拓、扬州画派郑板桥的“峭壁兰图”等,皆为馆藏珍品。除此之外,铜镜也是馆藏的一大种类,不乏精品。

铜镜是在汉代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汉代是铜镜发展的辉煌期。铜镜的题材丰富多彩,如神兽、珍禽、花卉、博局、铭文等,反映了古人的思想世界。

汉四乳四虺铜镜(图1)

汉(公元前206—220年)

直径14.6、厚0.7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饰有半球形钮,十二连珠纹底座,主体纹饰为相间环绕排列的四乳四虺,四虺呈钩形躯体,每虺上下分布有三只小鸟,素宽缘,镜面微弧,光亮。

汉佳镜铭四神博局铜镜(图2)

汉(公元前206—220年)

直径16.1、厚0.6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有半球形钮,十二地支钮座;主体纹饰分两区:内为四神与规矩纹区,外为铭文带“作佳境成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澧泉饥食枣,游浮天下敖四海,寿敝金石为报国。”宽边缘,饰两周纹饰,内为一周三角形锯齿纹,外为一周波浪纹。

该铜镜镜面漆黑光亮,至今仍光可鉴人。

汉昭明铭铜镜(图3)

汉(公元前206—220年)

直径10.7、厚0.65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小环钮,圆钮座,钮座外为八个内向连弧纹,外围一周铭文带“内而清而以而昭而明而光而象而夫而日而月”。素宽缘。

汉家常富贵铭铜镜(图4)

汉(公元前206—220年)

直径15.4、厚0.60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半球形钮,十二连珠纹钮座,钮座外有一周凸起的内向十六连弧纹,主体纹饰为“家常富贵”铭文,每字间隔八连珠纹,宽缘饰十六内向连弧纹。

汉四乳龙虎铜镜(图5)

汉(公元前206—220年)

直径13.9、厚0.5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半球形钮,柿蒂纹钮座,主题纹饰为四乳钉间龙虎纹。边缘较宽,饰一周曲折纹,为“黑漆古”镜,镜面光可鉴人,为铜镜中之佳作。

漢魏君宜铭三区段式神人铜镜(图6)

汉魏(公元前206—265年)

直径12.9、厚0.35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半球形钮,圆钮座。内区,两条夹钮的平行线将镜背分为上中下三段。中段两位主神隔钮头向相对端坐;上下两段为其他神人。外区为铭文带与斜线纹与缠枝纹带,带框之字与半瓦当相间,铭文为“宜君高官位至三公大吉利”;素缘。

唐缠枝花鸟铜镜(图7)

唐(618—907年)

直径9.3、厚0.45厘米

青铜质。八瓣菱花形,背面小半球形钮;高齿纹圈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外区均有四鸟与四缠枝花相间环绕,边缘饰一周云气纹。镜面光亮,制作精美。

唐双鸾双兽铜镜(图8)

唐(618—907年)

直径13.6、厚0.89厘米

青铜质。八瓣菱花形,背面半球形钮。主题纹饰为双鸾双兽,两鸾鸟与两瑞兽相间,两鸾鸟作回首翘尾狀,两瑞兽作昂首翘尾奔驰状,边缘各瓣中有四朵花与四只蝴蝶相间。镜面光亮,制作精美。

唐缠枝葡萄铜镜(图9)

唐(618—907年)

直径9.3、厚0.66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半球形钮,八个外向连弧纹圆钮座,每个连弧纹内有两圆点;高凸棱圈将主题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一周葡萄纹,外区为一周缠枝花纹:边缘凸起,饰一周点线纹。

唐瑞兽葡萄铜镜(图10)

唐(618—907年)

直径11.8、厚1.1厘米

青铜质。圆形,背面兽钮;高凸棱圈将主题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四瑞兽同向在葡萄蔓枝间做奔驰状,外区为十二只站立与飞翔的小鸟相间,缠枝葡萄蔓延内外两区,凸起的边缘为一周葡萄枝纹。

宋人物铜镜(图11)

宋(960—1279年)

直径11.8、厚0.5厘米

青铜质。八瓣菱花形,背面小半球形钮。钮的右侧山下三人站立在桥上,中间一人,被左右两侍搀扶;钮左侧有一株大树,树下一人端坐,身后站一人,钮下方似为一兔在捣药;素缘凸起。

宋王质观弈故事铜镜(图12)

宋(960—1279年)

直径11.7、厚0.45厘米

青铜质。八瓣菱花形,背面半球形钮。饰图为晋朝王质遇仙“观弈烂柯”的故事。钮的左上部两人席地而坐,正在对弈,中间一人观棋;钮的右方为一株大树,树下两侧各有两人形态相似,似作交谈状。素缘。

宋楼阁人物铜镜(图13)

宋(960—1279年)

直径18.0、厚0.65厘米

青铜质。八瓣菱花形,背面半球形钮。钮上方为半露的楼阁,虚掩的门边有一人站立;钮左侧为一株大树,钮下方为一长桥,桥右端有三人,中间一人端坐,两侧各有一侍者,手拿宝扇站立,桥左侧一人手持幡物站立,其后稍远有一人弯腰拱手作揖状。窄素缘凸起。

宋双龙铜镜(图14)

宋(960—1279年)

直径14.8、厚0.5厘米

青铜质。八瓣菱花形,背面半球形钮。画面为两龙隔钮相对,形态相似。两龙头对着圆钮,作二龙戏珠状;右侧龙口大张,左侧龙口则紧闭,龙周围云气纹相杂。钮下方立着一三足香炉。凸起的素窄边缘内每瓣中饰云气纹。

金神人龟鹤同寿铜镜(图15)

金(1115—1235年)

直径9.8、柄长8.5、厚0.6厘米

青铜质。圆形有柄。背面内区正中端坐一人,着宽袖长衫,后立一侍,手中有物,边缘一树,枝干斜生至镜上部,树梢一轮太阳,云上仙鹤飞翔,地下灵龟爬行;外区为细叶缠枝花纹带。窄素缘。柄部亦饰瑞兽。

在众多发掘出土文物中,铜镜是一类特别的存在。它以实用性装点古代人们生活的点滴,又以其艺术性熏陶人们的思想,铜镜形制比较简单,正反两面。一面微凸被打磨光滑,可以映出人的真实容颜;另一面则被铸上各种神话故事的元素,显得瑰丽玄奇。一面是尘世,另一面是仙界,如此对立的矛盾体竟能和谐地出现在这方寸之间。到底是人创造了仙境?还是仙境创造了人世?抑或是人世与仙界本就是共存在古人的脑海中?

猜你喜欢

半球形菱花瑞兽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论“四方菱花壶”的艺术特征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基于正交试验的SPCC半球形件充液拉深仿真研究
鎏金瑞兽钟
封面人物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一种半球形二氧化硅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翱翔的千里眼
彩泥变变变
——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