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调节受损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7-06-09刘桂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脉搏收缩压颈动脉

刘桂萍

【摘要】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提供相应指导。方法:入选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入选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人群1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行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BMI、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各值均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WV、IMT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单侧、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2.5%、2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5.6%、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波传导速度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年龄、空腹血糖、LDL-C、收缩压是影响其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显著减退,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LDL-C、空腹血糖、收缩压。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弹性;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38-02

代谢性疾病中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疾病被称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均证实,糖尿病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严重时会造成组织器官(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发生慢性进行性病变从而降低组织器官的功能[1]。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靶器官损害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持续的血糖升高导致患者内皮损害,而内皮损伤是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2];但是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提供相应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97例,女60例,患者年龄56~72岁,所选患者糖尿病诊断均符合ADA糖尿病诊断标准(2010年)。同时入选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人群1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明确排除糖尿病。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本次研究对被选患者的基础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其中包括病史、年龄、性别等。

1.2.2 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 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应用专业的Complior脉搏波速度测定仪(Arteeh medical公司)。研究患者放松5 min,去平卧位,暴露出检测部位,检测员对检测部位进行测量,将测量值录入机器,在颈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放置压力感受器,记录脉搏波形、传导时间、脉搏波传导速度。

1.2.3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仪(惠普5500型),2.5 MHz的探头频率设定。测量颈动脉中层厚度(IMT):被选患者仰卧,保持好体位,调节7.0 MHz的探头频率,颈总动脉进行横纵向观察,两条平行亮线被较低回声分隔的超声显像,期间距即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5次,取其平均值;并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

1.2.4 实验室检查 清晨采取试验者5 ml的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应用到的是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检测患者FBG、TG、TC、LDL-C及HDL-C各值。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资料的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PWV、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单侧、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2.5%、2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5.6%、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因素分析

脉搏波传导速度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年龄、LDL-C、空腹血糖、收缩压是影响其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近年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这三类危险因素者,靶器官损害显著加重[4]。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糖尿病患者其动脉弹性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较高,这也是糖尿病患者产生靶器官损害,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其最初的临床表现为动脉弹性减退,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检测其主要指标,具有无创等临床优点,PWV作为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已经在2007年ESH/ESC高血压指南中列入,PWV值可反映机体动脉管壁弹性和僵硬度等变化,PWV值越小表示机体动脉血管弹性好,僵硬程度低,反之则表示机体动脉血管弹性差,僵硬程度高[5-6]。分析显示,年龄、LDL-C、空腹血糖、收缩压是影响其主要危险因素。据研究调查,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就越大,其中包括血压的升高,动脉弹性降低等[7]。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其动脉弹性显著降低,而老年、高血糖、高LDL-C、收缩压水平是加重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高洁,杨漪,乔治斌,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 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弹性功能的检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11):1073-1076.

[2]张冰,程罡,王莉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靶向治疗药物与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5):565-567.

[3] Takayamat,Hirot,Yamagishim,et al.普伐对冠状动脉粥样化的影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多中心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用血管内超声测量的影响在日本主题(渗透)[J].Circulation,2009年,2009(11):110-117.

[4]孟晓军,曾映娟,孙辽.瑞舒伐他汀对2 型糖尿病伴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7):597-600.

[5]胡小亮,路方红,刘振东,等.降压降脂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7(32):1361-1362.

[6]胡小亮,路方红,刘振东,等.降压降脂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1008-1011.

[7]杨秀慧,谢桥涛,谷昆鹏,等.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44-5045.

(收稿日期:2017-01-21)

猜你喜欢

脉搏收缩压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谁是逃跑的劫匪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护好你的颈动脉
脉搏的检查及与脉搏异常相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