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才是一个人受过教育的铁证

2017-06-07鼹鼠的土豆

农民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莱文华莱士耶鲁

接受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偶然间看到三个名家的论述,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理查德·莱文:教育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耶鲁是全世界学子的向往。但在这所全世界闻名的大学里,很少看到考研风、考证风,学生依然学习很努力,但学习的内容却不同。学生在前两年可以自由并广泛地选择学科,后两年再挑选专业进行学习。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培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承担公共责任的能力和公民意识。”校长理查德·莱文说。甚至,莱文校长认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在莱文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其实,早在1828年的《耶鲁报告》中就提及,“学生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就像脑子里装进了一件物品,但这种填充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当中,从长远来讲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学的观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约翰·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是个传奇人物。写过的小说无人能看懂,但是唯一一篇演讲稿却在朋友圈被传疯。这部演讲稿后经改编成一本小书《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在华莱士死后得以出版。整本书不长,但却发人深省,直击教育的本质问题。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开头的故事一样,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

他在演讲中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一条活在水中的鱼会意识到自己的身边有水的存在吗?

一个人活在世上,会随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对周遭的环境能有透彻的了解吗?进入社会后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形,哪些是学校没教的,又该抱着什么态度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如何摆脱生命中循环的无聊,获得内心自由?进入社会后你遇到了什么情况?你对自己周遭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吗?

你觉得累,是你不够警醒,无法理解这个充满绝望和禅意的世界。

泰勒·本·沙哈尔:幸福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后被改编成书《幸福的方法》,讲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了以下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

1.不断问自己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的门,然后,值得你信仰的东西就会显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2.相信自己。怎么做到?通过每一次解决问题、接受挑战,通过视觉想象告诉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学会接受失败,否则你永远不会成长。

4.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直上升的直线,而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5.允许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6.记录生活可以帮到你。

7.积极思考遇到的一切问题,学会感激。感激能带给人类最单纯的快乐。

8.简化生活。贵精不贵多。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学会说“不”。

9.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为幸福长久的亲密关系付出努力。

10.充分休息和运动。

11.做事有三个层次:工作、事业、使命。找到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12.记住: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诚实的父母。

猜你喜欢

莱文华莱士耶鲁
欣赏与评判
不存在的杀手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华莱士父子:将提问进行到底
大卫·华莱士《无尽玩笑》的身体叙事
好样的扬波!
学农
还原·拼接·延伸——保罗·莱文森的《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第2版)》的新阐释
能学会玩的,考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