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部分病虫抗药性显著上升

2017-06-07张帅

农民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背飞虱噻虫嗪飞虱

农技专家提出科学用药对策

水 稻

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

对策建议:褐飞虱对各类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鉴于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已达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毒死蜱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交替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等新型药剂,以延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

白背飞虱抗性水平上升趋势明显

对策建议:鉴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通常混合发生,且褐飞虱目前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同时,因为新烟碱类药剂对白背飞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可以考虑在田间稻飞虱种群以白背飞虱为主时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或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灰飞虱今后应继续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数

对策建议:今后应继续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数,并与噻虫嗪、烯啶虫胺或吡蚜酮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上升趋势明显

对策建议: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剂抗性状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江西、湖南大部分地区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已普遍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上升趋势明显,今后应继续限制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剂使用次数,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同时,应控制阿维菌素的过量使用,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烟粉虱

小 麦

赤霉病江苏等地用多菌灵防效较差

对策建议:建议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抗性发展。

麦蚜需轮换用药延缓抗性发展

对策建议:建议在麦蚜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新烟碱类药剂、抗蚜威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麦蚜抗性的发展。

棉 花

棉铃虫华北棉区应禁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对策建议:在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特别是华北棉区应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治棉铃虫,以延缓其抗性继续上升;在华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要限制有机磷类、大环内酯类药剂使用次数(棉花生长期不超过2次),可交替轮换使用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

棉蚜所有种群对溴氰菊酯、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

对策建议:棉蚜已成为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害虫之一,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暂停使用溴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虫啉等药剂,选择其他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采用抗性综合管理措施,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蔬 菜

甜菜夜蛾华东、华南暂停或少用氯虫苯甲酰胺

对策建议:华东、华南蔬菜产区建议及时调整用药策略,暂停或减少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严格控制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多杀菌素等药剂的使用次数,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间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烟粉虱抗药性北轻南重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对策建议:鉴于烟粉虱抗药性北轻南重的特点,湖北、湖南、海南等蔬菜产区应减少单一药剂防治烟粉虱的使用次数,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间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猜你喜欢

白背飞虱噻虫嗪飞虱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广东稻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敏感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