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07刘小华阎杰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微课高职

刘小华++阎杰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传统课程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微课是一种主要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以其短而精的授课方式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各个层次、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该文介绍了微课的涵义和特点,重点探讨了微课在医学教学中应用过程中应需要注意的内容,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微课的应用和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微课 医学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222-02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参与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重大变化,许多学生习惯于利用移动客户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互联网+教育”形势下,要以科学信息技术为手段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微课、翻转课堂、PBL和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已经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研究医学教育微课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努力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型思维的医学生。

1 微课的涵义

在国外,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 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 s课程是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的雏形。在国内,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等提出,微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是一种微型课程。目前来说,微课是指为了满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热点的按需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完成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活动,它是传统课堂学习的拓展和重要补充。微课以微教学视频为核心,还包括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等资源。特别明确的是,微课不是微型化的传统课程,它是按照知识点进行科学划分,提炼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以短而精的视频表现出来,让学生们有效地进行自主、实时、个别化学习的微型课程。

2 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微”。(1)时间短。微课视频播放时间短,以5~10 min为主,最长一般不超过12 min,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保证学生在有效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2)内容少。微课仅为阐述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内容紧凑、主题鲜明,重点、难点突出,学习目标明确,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3)容量小。微课的视频容量小(只有几十兆),占用的内存空间小,视频格式為常见的主流媒体格式,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在各种移动终端播放存储、观看和复制微课视频;视频格式一般支持在线播放,学生可以网络在线学习或下载,方便其学习需求。(4)完整性。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虽然内容少、时间短,但是它是一个完整且典型的教学案例。每一个成功的微课都是将知识点的资源完美压缩,以视频为主线,将教学大纲、教学素材、课堂练习、教学点评和学生反馈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贯穿在一起,呈现给学生一个情景化、开放性的视频教学环境。(5)循环性。微课教学视频不受时间和低点限制,可以无限次循环、反复播放,这样可以使那些接受能力差但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可以自主的、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高效、认真地观看教学视频,不仅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增强了自信心。

3 微课在医学教学应用过程中应需要注意的方面

高职的医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其一,医学教学中的内容涉及的学科多、知识点(重点、难点)多而零散、概念抽象复杂,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涉及好多临床的病例,时间紧而任务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不高;其二,有些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课余时间又不能很好地利用,学习成绩一直难以有效提高。微课教学特别适合高职医学生学情特点,下面对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1)微课的选题方面。

微课选题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微课选题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重点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结合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考虑到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和自身的逻辑性,选择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典型性、示范性和完整性的知识点。选题不能简单重复传统课程内容,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对课堂内容进行创新和拓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对于医学生应选用课程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录制,包括对医学热点进行讨论,可以使用较为专业的学术规范用语,使医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脉络。

(2)微课的教学设计方面。

微课设计是微课教学的关键步骤。微课设计就是对微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应遵循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相一致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不能过于冗余,要简明扼要、表述清晰、井然有序,主要的流程是“导入——讲解——总结”。教师根据微课的教学内容、选题类型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型、解题型、答疑解惑型、实验型等)不同,微课的编排和内容划分不能只是简单的复制,需要集中在不同的要点上完成教学且要有创新性。微课“导入”部分占用的时长一般为1min左右,可以通过案例、问题和小故事等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直接切入主题,让学生快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讲解”部分老师要做到仪态大方、思路清晰、吐字清晰、讲稿与视频画面一致,动静结合,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讲解要考虑到知识点自身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很好地展示临床事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结”部分重申重点内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针对学科知识中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每个微课单元配套的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和白测练习题,使学生在学习微课时有的放矢。

(3)微课的制作方面。

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微课视频。目前,微课视频制作方式主要分为:①专业的视频拍摄。教师或者专业拍摄人员采用专业的拍摄工具(DV机、摄像机)完成视频拍摄;②软件合成。教师利用由PPT、Flash等软件录制、编辑和合成视频;③屏幕内录制。教师利用软件有Screencast、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完成视频制作。目前,许多的微课视频都是运用两种(CamtasiaStudio+PPT)或者多种方式混合制作完成。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有选择性地灵活运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知识卡和电子教材等,整体呈现美观和简洁明。同时,为了避免引起著作权争议,尽量提供一些网页超链接的电子材料。

4 结语

微课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加速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为医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微课教学以其主题鲜明、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和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成为了目前医学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我们要努力利用微课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寻求适合自己且有益于学生的新教学模式,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李静雅,李红恩,隆波.微课的片花效应对医学专科教育的益处[J].卫生职业教育,2014,33(23):62.

[2] 李育娴,张介平,秦颖,等.微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体会[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43-1446.

[3] 罗晓.国内外微课资源管理平台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26-630.

猜你喜欢

微课高职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