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实录

2017-06-06朱琳

中国德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笔充值科技

【教学目标】

1.在多样的情境中感受飞速发展的科技,体会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树立合理运用和发展科技的思想。

【教学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1.了解科学家及他们的成就。

2.搜集科技物品,准备课堂展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

师:同学们,师生间的相逢是一种缘分,今天我们一起上课,老师想用照片定格下这短暂而珍贵的缘分。教室前方有个手机,我站在大家中间,不碰它就能拍摄一张咱们的合照,期待吗?

(蓝牙远程控制拍照)

师:照片拍得怎么样,你们一定很想看吧,我只需轻轻一点,照片就会传到大屏幕上,仔细看!

(此时用IPAD显示课件,手机将照片传到IPAD,显示在大屏幕上)

师: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呼声,猜猜看,我是怎么做到的?

生:我觉得朱老师用了蓝牙连接功能。

师:在老师手上,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蓝牙控制器,它控制手机给我们拍了一張合照,通过蓝牙把照片传到IPAD上,投影仪再投影到大屏幕上。这张照片的成功拍摄,让你有什么感受?

生: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就只能请别人来帮我们拍照,不如现在方便。

生:我感觉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

师:正是借助科技,我们才能留下这温馨的一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这节课,我们先来聊聊科技带给我们的喜。

二、展示交流,感受科技的魅力

师:有人说科技就像航天飞机、导弹卫星那样高深莫测,其实科技并不神秘,它就在咱们身边。(切回电脑课件封面页)睁大你们的眼睛找一找,咱们这个开课教室里有哪些设备是与科技有关的?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生:我觉得投影仪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课件。

生:音响和话筒可以让我们清楚地听到声音。

……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实咱们的课本运用了好多科技,其中用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发明,那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它们在电脑出现以前,为全人类文化传播立下过汗马功劳。

(播放视频,屏幕上出现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图片)

师:科技与我们的学习密切相关!

(教师写下板书:学习)

师:其实咱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科技。想想你们的生活,说说科技带给你们什么好处?

(教师写下板书:衣、食、住、行)

生:现在出行有高铁了,可以快速到达想去的地方。

生:我家住在22层楼,可以用电梯每天上下楼,再也不用爬楼梯了。

……

师:科技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今天课堂上,同学们还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小物件,我们就来举办一场“生活中的科技”交流会,先来看要求。

(屏幕显示)

“生活中的科技”交流会现在开始。请每组的组长把你们小组推选出来的产品高高举起,大声介绍它的名称。

(学生们举起测水笔、电动牙刷、电子按摩器、多功能手表、蓝牙小音箱、削苹果机……)

师:同学们,你们对哪样东西特别感兴趣?指给我看看吧。

(学生指认自己感兴趣的产品)

师:大家对电子按摩器、削苹果机、测水笔更感兴趣。请这几个小组来介绍吧。

生: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款小按摩器。它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按摩或大型的按摩椅,它更加便捷,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只需要打开它按上一会儿就好了。

(现场为同组一名同学按摩,该同学露出了惬意的表情)

师:同学们觉得他此时此刻感受怎么样?有人也愿意来享受一下吗?

(一位学生上台,按摩后说感觉痒)

师:酥酥麻麻,那是你的血液在流通,这样更加有利于健康。按摩器给我们带来的舒适,就是科技带来的“喜”啊。

(学生进行削苹果机展示)

生:这个削苹果机在生活中可以让我们削苹果不会很麻烦,把苹果放在这个机器上,削起苹果来非常轻松,削的皮也非常薄,不会刮伤手指。

师:这个削苹果机出现之前,我们都是用水果刀削苹果。现在请你选,你会选择用哪样工具来削苹果呢?

生:我会选择削苹果机,因为水果刀可能会把我们的手指削破,用这个削苹果机就大大减少了受伤的概率,更加安全了。

师:这款削苹果机给我们带来的安全,也是科技带来的“喜”啊。

(学生进行测水笔展示)

生:这个测水笔是用来测量水里有多少可溶解的固体。它可以随时随地监测水源是否安全。数值在0—100,说明水质非常纯,101—300说明水里杂物虽然有些多,但不影响饮用。300以上,一般就不建议饮用了。数值越小,说明水质越纯净。

师:我们现场来测一下现场听课老师们的水吧。

(学生测量听课老师的水,显示数值为3)

生:这个数值很低,说明水非常干净,老师们可以放心饮用。

师:看来学校给听课老师准备的水是非常安全的,今天在座的一百多位听课老师从这个测水笔上也感受到了科技的“喜”。刚才通过这么多的科技小产品的展示,相信你们已经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了。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

(教师写下板书:生活便捷美好)

三、模拟操作,享受网络的便利

师:科技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改变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比如互联网技术。提到互联网,你想到了什么?

生:当我想要知道一个资料的时候,可以上网查询。

生:互聯网的出现让我可以和国外的姑姑随时视频聊天了。

……

师:互联网技术带给人们诸多的便利。昨天晚上,老师也利用互联网科技和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一次线上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A.妈妈想坐高铁回老家,但是离火车站太远,现场买票不方便,该怎么办呢?

B.我想看这个星期有什么好电影,但是没时间去电影院了解情况,怎么办?

C.周末我想去栖霞山玩儿,坐哪几路公交车比较好呢?

师:哪位同学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生:在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携程网上买票,既方便又便宜,到出发的时候直接去火车站拿身份证取票就行了。

生:在网上用糯米、猫眼电影等查询、购买电影票,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能更便宜。

生:借助互联网上的导航系统就能知道公交线路。

师:有个同学妈妈的手机欠费停机了,营业厅也关门了,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

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为手机充值。

师:我们来现场体验一下,借助小组抽屉里的IPAD,一起来体验互联网技术的方便和快捷。今天我把自己的支付宝帐号借给大家,你们来为我的手机充值,让我们一起感受手机充值的好处。

(学生利用互联网为老师手机充值并解说)

生:打开支付宝的充值缴费,输入手机号码,选择充值20元,点付款。大概十分钟左右就能到帐了。可以不出门就能为手机充值了,也不受营业时间的限制。

师:网上充值节约了很多时间,到帐也非常快,互联网带给我新体验。

四、想到做到,播下创新的种子

师:科技发展到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注到这群可敬的科技人身上。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谁呢?哪位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介绍她的事迹?

(老师找学生讲屠呦呦的故事)

师:屠呦呦不仅有远大的理想,更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古今中外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我们不仅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还要记住什么?

生:记住他们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生:记住他们顽强的精神。

师:他们用非凡的创造力,成就永无止境的创新之路。希望科学家勇于创新、顽强探索的精神品质在你们心中扎根发芽。其实,科技创新并非只是科学家的事,就在咱们身边,我们的王同学就是一位发明小达人,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发明故事。

(观看王同学发明故事的视频)

师:同学们,榜样就在我们身边,王同学的发明过程给了你什么启发呢?

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不太便捷的事情,然后去改变。

师:看来你已经找到科技创新的奥秘了。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不足,就想办法改进,付诸行动,你就会享受到创新的乐趣。其实啊,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虑。手机低头族的情感冷漠,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数以亿计的电信诈骗案,等等,都不禁让我们忧心忡忡,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规范。课后,请同学们做个小调查,并思考:科技的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下节课,我们来开个小小辩论会。

【教师写下板书:忧】

【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品德六年级下册“科学技术的喜与忧”教学实录,在授课结束后,我有五方面的反思。

1.科技激发兴趣。使用最新的科技遥控拍摄合照、传输照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让学生体验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

2.知识源于生活。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中提炼教学材料,回忆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科技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生活中的科技小物品的现场介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有指向、有目的地让学生体验科技的“喜”。在感受现代科技好处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问题引领课堂。利用微信群,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真实事例,现场解决学生在课前微信群中提出的问题,激活已有的经验。学生走进充盈着生活情景的课堂,亮出自己的真实困惑,尝试寻找利用互联网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全班用IPAD现场体验,让学生感受互联网技术的便捷,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提高,从而使这节课蕴含的知识成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积极的自我建构。

4.情感唤起创新。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认识到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神奇。课上聚焦科技创新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为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体会科学家精神,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同龄发明小达人的发明故事激励学生要将灵感大胆付诸实践。

5.实践促进认知。本节课最后,我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带来的烦恼,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使用得当,会给人们带来便利;使用不当,就会有许多弊端,甚至带来灾难。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真实地感受科技的喜与忧,辩证地看待科技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渗透道德与法治意识。

【朱琳,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黄蜀红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栏目投稿信箱:zgdy_diyixian@163.com

猜你喜欢

水笔充值科技
充满友谊的水笔
OPPO手机上线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科技助我来看云
自来水笔的发明
科技在线
一元充值的陷阱
科技在线
太甜的事物必甜到哀伤
科技在线
长春开通公交IC卡充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