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胸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结合术后冰敷镇痛效果观察与护理

2017-06-05付斌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肋间卡因切口

张 立, 李 栋, 付斌彬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外一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开胸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结合术后冰敷镇痛效果观察与护理

张 立, 李 栋, 付斌彬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外一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开胸术; 罗哌卡因; 肋间神经; 封闭; 切口止痛

对于具有开胸手术处理指征的患者而言,采取该术式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与病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开胸术后患者往往因胸部剧烈疼痛而无法深呼吸及用力咳嗽,使得呼吸道内分泌物未能够及时清除,不仅影响患者呼吸,同时,大幅增加了术后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本次研究对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及术后冰敷切口止痛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行开胸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59例,女2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7.33±1.17)岁。类型:多发肋骨骨折21例,右肺上叶切除15例,右肺下叶切除12例,左肺上叶切除10例,左肺下叶切除8例,肺囊肿切除6例,食道癌切除5例,肺大疱切除3例。观察组男60例,女20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7.50±1.20)岁。类型:多发肋骨骨折22例,右肺上叶切除15例,右肺下叶切除11例,左肺上叶切除11例,左肺下叶切除7例,肺囊肿切除5例,食道癌切除5例,肺大疱切除4例。纳入标准: ① 具有开胸手术处理指征者; ② 均为后外侧切口入路; ③ 术后未采取镇痛泵处理者; ④ 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 ①认知障碍,无法配合临床工作开展者; ②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③ 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衰竭或损伤者; ④ 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及常规护理,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具体步骤如下。在开胸手术结束后关胸前于直视条件下选取患者肋骨小头水平处切开壁层胸膜,切口长度约为2 cm左右,随后将12 mg罗哌卡因吸入到5 mL注射器中,医师直视条件下选取患者手术切口上中下肋间神经沟以及前后两端共计6个点位逐次注入2 mg罗哌卡因,所有点位选取时应与关胸缝线点保持2 cm以上距离[1]。注射完毕后以手指轻轻按摩注射点位,确保注射的罗哌卡因完全扩散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并常规放置引流管。常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健康知识宣教、体位指导、胸带固定、疼痛干预等[2]。

观察组实施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结合术后切口冰敷镇痛护理,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步骤同对照组,术后切口冰敷镇痛护理操作步骤如下。采用无菌医用纱布将预先制备好的冰袋完全包裹,在密切观察切口部位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后于其切口、引流管等部位持续冰敷30 min左右,每次冰敷镇痛护理间隔3~6 h, 术后第3 天结束[3]。实施过程中注意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并且已经发生融化的冰块应及时更换以避免对冰敷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1.3 评价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测定,总分100分,得分>85分为非常满意, 70~85分为满意, 60~70分为一般, <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总人数×100%。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测定,总分共10分,分值越高表明痛感越强烈[4]。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术后3 d止痛药物使用率、疼痛影响活动率(深呼吸、咳嗽)、术后12、24、48、72、96 h不同时段V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80%, 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5。

2.2 2组止痛药物使用率、疼痛影响活动率比较

观察组止痛药物使用率12.5%、疼痛影响活动率10%, 对照组分别为30%、2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止痛药物使用率、疼痛影响活动率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5。

2.3 2组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2、24、48、72、96 h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不同时段VAS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5。

3 讨 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定义为由于机体组织受损所致的不愉快感觉或者是情感体验,并认定除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5]。对于手术而言,术后切口疼痛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对于开胸手术而言,由于侵入式操作对身体带来的创伤更大且切口长度更长,术后疼痛更为剧烈,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住院时间,加重患者自身承受的经济负担。此外,开胸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对机体带来的刺激同样是术后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且在深呼吸、剧烈咳嗽时疼痛程度将会进一步加重,继而延长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如何降低开胸术后痛感成为困扰临床的棘手问题之一。

罗哌卡因为当前一种全新的局部麻醉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其作用原理则是通过促使患者神经表层变性,从而实现阻断神经冲动新号的传导,实现镇痛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临床采取的麻醉镇痛方案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即手术过程中将罗哌卡因药物注射至手术切口周围,促使其痛感消失或迟钝,而冰敷则可以通过刺激皮肤来降低切口周围神经元活跃度[6], 将二者结合应用于开胸术后疼痛的镇痛护理工作中将有助于降低患者自身主观感受的痛感,为后续方案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实施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结合术后冰敷镇痛护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达到了92.5%, 而同期常规护理下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仅为80%,在止痛药物使用率、疼痛影响活动率比较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5%、10%和30%、25%,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其所采取的镇痛护理方案占据着绝对优势。其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术中罗哌卡因肋间神经封闭结合术后冰敷镇痛护理操作简便,罗哌卡因药效作用持久,能够贯穿于术后较长的时间,使得患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大幅降低[7]。而冰敷镇痛护理则可以缓解患者术后深呼吸、咳嗽等运动的痛感,促使其活动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早期下床康复锻炼以及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8-11]。其次,该方案可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多元化的镇痛方案使得绝大多数患者耐受术后形成的疼痛而非必须使用止痛药物,一方面降低了化学药物对肝肾功能带来的损伤,另一方面则使得整个治疗成本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此方案实施后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临床工作开展,为开胸术后疼痛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1] Abd El Raheem Mostafa Dowidar, Hoda Alsaid Ahmed Ezz, Ahmed Abd Elaziz Shama, et al.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of ultrasound guided rectus sheath catheters versus continuous wound catheters for colorectal surger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Egypt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16, 10(5): 3331-3324.

[2] 聂卫华, 任丽英, 王英丽, 等.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2, 10(11): 51-53.

[3] 董丽娟. 老年患者胸科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河北医药, 2013, 10(3): 470-471.

[4] Gelinas C. Management of pain in cardiac surgery ICU patients: Have we improved over time?[J]. Intensive and CriticalCare Nursing, 2007, 23(5): 298-303.

[5] 李耿章. 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及静脉自控镇痛对开胸术后疼痛效果比较[J].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3(5): 639-640.

[6] 胡四毛, 束寒玲, 张小华, 等. 2种自控镇痛方法对开腹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观察与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10(9): 38-40.

[7] 曹春梅. 单点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5, 12(3): 136-138.

[8] 林峰, 蔡绍汉, 蔡恒, 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开胸肺部手术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J]. 临床肺科杂志, 2015, 20(4): 636-638.

[9] 伍剑平. 开胸术后应用舒芬太尼与吗啡的硬膜自控镇痛效果及对肺功能影响的比较[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11): 1598-1600.

[10] 闫旭明, 刘志英, 李媛. 疼痛规范管理对开胸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控制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6): 64-66.

[11] 王萍, 王振华, 谭晓骏. 高龄患者开胸术后并发房颤的循证护理[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9): 1473-1474.

2016-11-20

R 473.6

A

1672-2353(2017)04-218-02

10.7619/jcmp.201704073

猜你喜欢

肋间卡因切口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