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7-06-0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尿管胃管结肠癌

孙 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孙 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快速康复外科; 结肠癌患者; 围术期; 康复; 预后

快速康复外科(FT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外科围术期护理优化理念,由丹麦医生Kehlet等[1]最先提出,其主旨是采用一系列措施对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达到减少住院时间和节省医疗资源的目的[2]。本研究将FTS引入到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旨在探讨FTS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CT等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被明确诊断为结肠癌,符合WTO关于结肠癌的相关诊断标准[3], 均具有良好的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指征,准备择期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排除: ① 急诊手术者; ② 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③ 术前曾接受辅助放化疗治疗者。所有患者在分组前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报至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后实行,按入院先后将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38~71岁,平均(56.28±6.57)岁;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1~73岁,平均(57.15±6.48)岁。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① 手术前1 d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详尽告知手术方式以及术前留置胃管、尿管和清洁灌肠的意义等,术前禁食12 h、禁饮6 h。手术当日晨清洁灌肠,之后安放胃管、尿管,胃管于恢复排气后拔除,尿管则在术后3~5 d拔除。② 术中常规预防性放置引流管,于术后3~5 d拔除。③ 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做好术后抗感染等各并发症防治工作,于术后2 d给予静脉营养,恢复排气后开始进食,患者术后3~5 d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下适当活动。

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行快速康复外科(FTS)。① 术前2~3 d将FTS具体内容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并积极配合,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术前禁食6 h, 禁饮时间改为3 h, 术前4 h给予500 mL葡萄糖(10%)口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则改为口服500 mL木糖醇。② 不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术前不安置胃管、尿管,术中根据需要安置,麻醉苏醒后立即拔除,减少引流管的置入,不做预防性安置。③ 患者在术后若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则于术后6 h开始静脉营养,逐量增加至目标热量,术后第2天开始进食流食,积极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以自愿活动为主,尽量减少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协助。

术后第1天,对比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等各项实验室指标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术后临床指标,统计术后住院期间2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术后第1天实验室指标情况

术后第1天,观察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 PA、ALB及T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术后各临床指标情况

观察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1 术后第1天2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临床研究[4-5]显示,传统围术期护理弊端较多,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普遍较长。快速康复外科主要是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对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减少患者因外科手术所致的生理和心理创伤,降低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从而达到减少住院时间和节约医疗资源的目的[6-7]。

术前,传统围术期护理干预往往要进行充足的肠道准备,包括禁饮禁食、清洁灌肠等,但临床观察发现,过多的机械性肠道准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肠道恢复,因此FTS不主张对患者实施过多的机械性肠道准备,在术前准备工作上减少了禁饮禁食时间,并取消了对患者的清洁灌肠[8]。研究[9]发现,术前补液能够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肠胃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本研究在术前为患者补充了葡萄糖或木糖醇。结果显示,在围术期应用FTS的患者,其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围术期护理组患者,同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显著低于传统围术期护理组,充分体现了FTS在促进患者肠胃道恢复中的临床效果。

此外,传统围术期护理还要预防性安置胃管、尿管及腹腔引流管等[10-11]。据相关研究[12]显示,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预防安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并不能使结直肠空虚,反而增加了肺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而常规尿管、引流管的长时间放置,也容易引起泌尿系统及手术部位的感染。因此,本研究应用FTS期间取消了预防性安置胃管、尿管,仅在必要时安放引流管,以降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围术期应用FTS的患者,其咽喉疼痛、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围术期护理组,且FTS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也显著短于传统围术期护理组。由此表明, FTS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患者的术后恢复。

[1] 单葵顺, 邓晨晖.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4, 35(4): 637-639.

[2] 卜君, 李念, 黄雄, 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15): 2445-2447.

[3] 宋美璇, 李显蓉. 快速康复外科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应用疗效的荟萃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 23(24): 3960-3966.

[4] 梁显军, 章周梁, 郭帅, 等.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微创手术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短期效果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 2016, 22(2): 65-69.

[5] Simonelli V, Goergen M, Orlando G G, et al. Fast-Track in Bariatric and Metabolic Surgery: Feasibility and Cost Analysis Through a Matched-Cohort Study in a Single Centre[J]. Obes Surg. 2016, 26(8): 1970-1977.

[6] 张茂申, 慕丽华, 孙志俭, 等. 老年经腹直肠癌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3(9): 1302-1304.

[7] 何小霞, 徐学虎, 严银英, 等. FTS-CIS模式在miRNA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14): 2326-2327.

[8] 苗素琴, 吕德珍, 赵玉, 等. 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江苏医药, 2014, 40(19): 2376-2377.

[9] 彭淼, 李显蓉. 不置胃管在快速康复外科结直肠癌围术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7): 1171-1175.

[10] 谢正勇, 程黎阳, 张玉新, 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腹腔镜用于治疗结直肠疾病的效果[J]. 广东医学, 2015, 36(18): 2805-2806.

[11] 钱飞, 朱建伟, 于嘉伟, 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J]. 江苏医药, 2015, 41(16): 1926-1927.

[12] Kulikov A S, Lubnin A Y. Fast track concept in modern neuroanesthesiology[J]. Anesteziol Reanimatol, 2016, 61(2): 130-137.

2016-11-26

R 473.6

A

1672-2353(2017)04-207-02

10.7619/jcmp.201704068

猜你喜欢

尿管胃管结肠癌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