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湿敷预防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2017-06-05潘丽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静脉炎金黄化疗

潘丽雅, 梁 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病中心一病区,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药物湿敷预防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潘丽雅, 梁 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病中心一病区,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药物湿敷; 血液恶性肿瘤; 化疗; 静脉炎; 护理效果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临床中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化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通过静脉将化疗药物注入是摄入药物的主要途径之一[1-3]。在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皮肤渗漏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皮肤渗漏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灼痛、溃疡、局部感染以及败血症等[4-6]。临床[7]显示,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局部静脉炎概率高达50%~80%。静脉炎的发生会让患者的痛苦增加,同时还会让静脉穿刺的难度增加,对化疗方案的开展造成影响[8-10]。所以对化疗静脉炎进行有效预防,能让患者的痛苦得以有效缓解,让化疗效果显著提高,而且还能让临床护理工作更好实施。本院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静脉炎的预防工作中,应用药物湿敷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需要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 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9.3±5.5)岁; 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1.6±0.3)年; 鳞癌15例,腺癌14例,大细胞癌11例。实验组男20例,女20例; 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9.1±5.2)岁; 病程0.5~9年,平均病程(1.5±0.4)年; 鳞癌16例,腺癌13例,大细胞癌1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静脉化疗后,快速静脉滴注500mL0.9%生理盐水,让患者的静脉通路保持畅通,对穿刺部位的化疗药物浓度进行有效稀释,让化疗药物在静脉内壁的粘附减少,同时让血管渗透压有效降低。对照组患者选择肝素钠乳膏,在静脉化疗穿刺点皮肤进行涂抹,并沿着血管走向进行扩张,每天3次, 1周为1个疗程; 如果患者静脉炎超过Ⅱ级,则应每天涂抹5次, 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选择金黄散,金黄散的组成包括天花粉,白芷、生天南星、甘草、陈皮、厚朴、苍术、黄柏、大黄以及姜黄等; 通过植物油进行调敷,在患者静脉化疗穿刺点皮肤进行均匀涂抹,并沿着患者血管走向进行扩张, 3小时服药1次,每天2次, 1周为1个疗程; 如果患者静脉炎超过Ⅱ级,则应每天涂抹5次, 1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静脉局部疼痛、灼热、脓液、静脉曲张以及红肿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另外对2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按照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来进行[11]: 穿刺部位存在轻微疼痛或者发红则为Ⅰ级; 穿刺部位存在疼痛,伴或者不伴水肿则为Ⅱ级; 穿刺部位存在疼痛、发红,或者伴条索状静脉则为Ⅲ级; 穿刺部位存在疼痛、发红、条索状静脉、水肿,流出脓液则为Ⅳ级。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的静脉改善情况观察

静脉化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脓液、静脉曲张、灼热、红肿以及局部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静脉改善情况观察[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的静脉炎程度观察

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静脉炎程度观察[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观察

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强碱性或者强酸性、机械创伤、引起过敏反应以及药物刺激等,损伤化疗静脉内壁,平滑肌出现强烈收缩,进而让病灶处出现溃疡、炎症、微循环障碍以及坏死等[12]。早期预防、发现和治疗是临床治疗化疗静脉炎的关键[13]。如果患者出现渗漏损伤,则应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个体差异以及渗漏损伤情况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进而让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减少[14-15]。

利用肝素钠乳膏能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实现抗凝血的作用,促进血液循坏,进而让病灶处的供血量增加,以此来对静脉炎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临床研究发现,利用肝素钠乳膏对静脉化疗穿刺点进行外敷,能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改善,让闭塞的血管复通率得以游戏提升[16]。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选择中药金黄散,在患者静脉化疗穿刺点皮肤进行均匀涂抹,同时沿着血管走向进行有效扩展,进而来对化疗静脉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金黄散是由活血化瘀药物制作而成的一种中药制剂,应用黄金色能让血栓前状态得以有效消除,而且还具有消肿止痛的效果[17。本研究结果可知,静脉化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脓液、静脉曲张、灼热、红肿以及局部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金黄散能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静脉炎进行有效改善。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通路进行金黄散外敷,能对穿刺血管进行有效软化,让血管内壁的水肿、炎症得以有效消除,并促进血液循环,进而让化疗静脉炎的发生有效降低。本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另外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湿敷中药金黄散能对化疗静脉炎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让静脉化疗期间的静脉炎发生率有效降低; 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

[1] 任雪梅, 王兰兰, 翁高洁. 中西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延迟反应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4): 951-952.

[2] 刘晓静. 死亡教育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3, 23(1): 409-410.

[3] 王磊. 益气养阴方对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12(20): 66-68.

[4] 张红菊, 樊婧, 李雪, 等. 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C]. 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12: 2629-2631.

[5] 侯君枝, 柳煜.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0(7): 889-891.

[6] 李萍. 抗肿瘤药物渗漏损伤的防治[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01, 12(3): 274-274.

[7] 张红菊, 樊婧, 卓娜, 等. 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3, 11(12): 2629-2631.

[8] 宋丽, 焦玉红, 葛胜燕, 等. 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预防长春瑞滨化疗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J]. 山东医药, 2015, 21(5): 104-105.

[9] 金文英, 张燕波, 徐丽丽. 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滴注紫杉醇对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 27(1): 124-125.

[10] 刘晶.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J]. 药物与人, 2014, 16(5): 189-189.

[11] 周秀敏, 朱丽杰, 张秀梅, 等. 中医药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新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16(3): 338-340.

[12] 包美荣, 南国莉, 关红, 等. 不同浓度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 2013, 19(11): 1018-1019.

[13] 赵静, 尹哲. 50%硫酸镁湿敷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2): 68-69.

[14] 许丽妍. 肿瘤患者化疗后静脉炎的预防与管理[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6(7): 141-142.

[15] 陈艳. 预防化疗性静脉炎药物外敷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C].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研讨会综合刊, 2015.

[16] 彭文, 王慧娣. 如意金黄散热湿敷干预经PICC化疗引起静脉炎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6(1): 135-136.

[17] 李蓉萍, 郭婷, 郭艳, 等. 硫酸镁冰敷法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J]. 护理研究, 2012, 10(21): 1959-1960.

2016-10-27

R 473.73

A

1672-2353(2017)04-189-02

10.7619/jcmp.201704060

猜你喜欢

静脉炎金黄化疗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二)(3)
乡村,那一抹金黄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