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2017-06-05彭佳景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政治

彭佳景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4月26日,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可以说,杜家毫的讲话,深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高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必须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毋庸置疑,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淡化或忽视立德树人的高校,就不是一所合格的高校,更不会成为真正的一流高校。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释什么疑,解什么惑,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首先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青年学生注重以下“四立”:一立政治品德。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坚定信念。二立社会公德。大学是培养优秀公民的重要场所,立社会公德,要求高校着力于文化育人、课堂育人、环境育人、网络育人,让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子在拥有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校园里,在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学到专业的知识,经受人格的锤炼、文化的陶冶,成为有文化修养、有人文情怀、有责任担当的社会栋梁。三立职业道德。着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对职业岗位必须怀有的敬畏之心,养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善谋实干的职业精神。四立生活美德。大学是弘扬美德、塑造灵魂的地方。立生活美德,应着力于推动大学在创新日常管理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而思源、知恩图报,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具体来讲,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青年,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尤其是面对互联网+95后的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更应与时俱进,主动贴近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在观念、机制、方法上求突破,不仅要抓好课程创新,变灌输为互动;还要抓好网络阵地,搭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让青年学生成为有历史发展眼光和责任意识的人、具备世界眼光和广阔胸襟的人、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人、兼具远大抱负和踏实作风的人。当然,高校要把握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教师是关键。只有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会自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做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問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突破和发展,更需要凝聚起内在的强大力量。这就需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有志有德有才的青年接力奋进。从这个意义上讲,立德树人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立身之本。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政治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