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澜沧县森林资源变化分析及建议

2017-06-05陈满明

关键词:澜沧蓄积林地

陈满明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昆明分院,云南 昆明 650200)

澜沧县森林资源变化分析及建议

陈满明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昆明分院,云南 昆明 650200)

依据澜沧县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澜沧县森林资源发展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并提出建议,为规范森林科学经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森林资源;分析;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林地现状及森林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适应新时期林业经营管理、生态建设、林业发展的需要,笔者使用澜沧县2006年和2016年两期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澜沧县森林资源发展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并提出建议,为规范森林科学经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1 调查区基本情况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以西,隶属于普洱市,地理位置界于东经99°29′—100°35′,北纬22°07′—23°15′之间。土地总面积874 081hm2,是云南省第二大县。澜沧县地处横断山脉怒山山系南段,山脉多为西北至东南走向。澜沧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平均降水量1 600mm,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湿季明显、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点。澜沧县属澜沧江水系。

2 两期调查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期调查执行的技术标准基本相同

2016年执行的技术标准是在2006年执行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主要调查指标和调查方法不变。

2.2 两期调查使用的卫星影像分辨率基本相同

2006年调查是利用空间分辨率为2.5m的SPOT-5卫星影像图作为野外调查工作手图,用工作手图在野外小班区划调查,填写小班调查卡片,在室内进行矢量化、调查卡片的因子录入、统计等工作;2016年调查是利用空间分辨率为2.1m的中国资源三号卫星影像,野外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小班区划调查、小班属性因子录入,在室内进行统计等工作。两次调查工作手图分辨率基本相同。

2.3 两期调查范围和面积变动情况

2016年调查范围与2006年调查范围一致,没有变动,表明调查范围可比;两期调查执行的技术标准、调查方法、卫星影像分辨率基本一致,因此,两期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

3 两期调查森林资源分析

3.1 林地面积分析

2016年与2006年对比,林地面积从537 394hm2增加到640 171.1hm2,增加了102 777.1hm2,净增19.13%。

3.1.1 林地管理类型分析

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从533 635.7hm2增加到538 175.2hm2,净增4 539.5hm2;非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从3 758.3hm2增加到101 995.9hm2,净增98 237.6hm2。

3.1.2 有林地面积分析

有林地面积从468 331.6hm2增加到500 831.2hm2,增加了32 499.6hm2,净增6.94%。

3.1.3 灌木林地面积分析

灌木林地面积从34 818.2hm2增加到44 766.6hm2,增加了9 948.4hm2,净增28.57%。

3.1.4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分析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从9 922.2hm2增加到74 238.0hm2,增加了64 315.8hm2,净增648.20%。

3.1.5 宜林地面积分析

宜林地面积从19 582.7hm2减少到5 928.4hm2,减少了13 654.3hm2,减少69.73%。

3.2 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变化分析

3.2.1 森林覆盖率变化分析

2016年森林覆盖率为60.26%,比2006年增加了4.35个百分点。其中:有林地覆盖率增加了3.72个百分点,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覆盖率增加了0.63个百分点。

3.2.2 林木绿化率变化分析

2016年林木绿化率为62.52%,比2006年增加为4.60个百分点。其中:有林地覆盖率增加了3.72个百分点,灌木林地覆盖率增加了1.14个百分点,四旁树覆盖率减少了0.26个百分点。

3.3 林木蓄积量变化分析

2016年活立木总蓄积量为4 697.377万m3,比2006年调查蓄积量3 515.284万m3增加了1 182.093万m3,增幅达33.63%。其中:有林地蓄积增加1 144.161万m3,净增32.74%;疏林地蓄积增加17.173万m3,净增457.70%;散生木蓄积增加22.172万m3,净增421.84%;四旁树蓄积减少1.413万m3,减少12.17%。

3.4 林分起源变化分析

2016年天然林分面积427 493.1hm2,比2006年增加了17 926.3hm2,净增4.38%。2016年人工林林分面积61 149.5hm2,比2006年增加了13 751.4hm2,净增29.01%(如表1所示)。

表1 林分按起源对比 单位:hm2

3.5 乔木林变化分析

2016年乔木林面积488 642.6hm2,比2006年增加了31 677.7hm2,净增6.93%;2016年乔木林蓄积4 625.973万m3,比2006年增加了1 135.825万m3,净增32.54%。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91 042.5hm2,减少38.34%;蓄积减少258.184万m3,减少24.97%。中龄林面积增加65 217.0hm2,净增35.24%;蓄积增加488.875万m3,净增27.22%。近熟林面积增加19 341.6hm2,净增84.52%;蓄积增加154.606万m3,净增40.62%。成熟林面积增加5 703.5hm2,净增59.75%;蓄积增加74.935万m3,净增34.97%。过熟林面积增加32 458.1hm2,净增1 578.24%;蓄积增加675.593万m3,净增1 033.06%(如表2所示)。

表2 乔木林按龄组对比 单位:hm2、万m3

3.6 经济林木变化分析

2016年经济林木(不含散生、四旁)面积61 473.5hm2,比2006年增加了36 055.2hm2,净增141.85%。乔木经济林面积17 655.8hm2,比2006年增加了12 237.1hm2,净增225.83%。其中:橡胶林面积14 010.8hm2,比2006年增加了12 597.7hm2,净增891.49%。灌木经济林面积43 817.7hm2,比2006年增加了23 818.1hm2,净增119.09%。其中:茶叶面积39 009.3hm2,比2006年增加了19 618.9hm2,净增101.18%;咖啡面积4 523.6hm2,比2006年增加了4 070.7hm2,净增898.81%。

3.7 林分质量分析

2016年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为94.7m3/hm2。2006年为76.4m3/hm2。

4 变化原因分析

(1)2016年与2006年对比,林地面积呈增长趋势,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幅明显,而宜林地面积大幅减少。实现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双增长”。主要为间隔期内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退耕还林工程、低产林改造及封山育林工程、国家造林补贴项目、防护林建设、森林抚育等国家级、省级造林项目的实施和农户自发造林、社会资金造林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资源林政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2)非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大幅增加。主要因为林业产业补助政策和农户发展经济林,将种植农作物的耕地改种茶叶、橡胶、坚果类等,从而使非林地减少,林地面积增加。

(3)活立木总蓄积量有较大增幅。主要原因是:一是间隔期内,各类工程造林项目实施以及农户自发造林等,使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二是森林资源管理力度加大,林政执法力度加强,滥砍盗伐现象明显减少;三是农村替代能源增加后,农户生产生活用材消耗逐年下降,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4)人工林面积大幅增加。一方面工程造林稳步推进,另一方面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既调动了林农种植的积极性,也调动了社会资金投资开发林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5)林龄构成不理想,幼龄林减少,过熟林偏多。主要为2006年调查期间,企业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还处于幼龄林阶段,现林木生长已进入过熟林。

(6)经济林木增幅较大,橡胶、茶叶、咖啡面积增长显著。主要为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7)林分质量略有提高。

5 建议

(1)继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坚持依法治林,严格执行林政审核、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公益林管理办法、采伐限额管理办法、林地管理办法等林业行业准则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建议加大天然林资源管理力度,不仅要保护好天然林,而且还要保护好天然林内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2)随着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完成,农户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澜沧县林权流转的交易平台,完善以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和监督机制,切实维护森林资源资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吸引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拓宽林业产业发展的空间。

(3)充分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采取以林促脱贫的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特色经济林种植、林产品精深加工的骨干企业,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4)林分质量虽略有提高,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议在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低效林分改造、中幼林分抚育、封山育林工作,加大速生丰产用材林、高质经济林的培育力度以提高林分质量。

(5)澜沧县林业生产的经营条件仍较差,单位面积林地中的林区道路、水利条件及电力通讯条件等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要提高全县林地生产力,还需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6)县内现有大面积的人工桉树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已进入过熟林,应及时利用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7)澜沧县是闻名遐迩的普洱茶主产区之一,县内有景迈千年万亩古茶林和邦崴千年古茶树王,以及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应依托丰富的森林景观、古老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古茶林风貌,适度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8)继续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进一步推进节柴改灶工作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替代能源建设,逐步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

责任编辑:富春凯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Change in Lancang County

CHEN Man-ming

(Yunnan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Kunming Branch, Kunming 650200, China)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forest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in Lancang during 2006 and 2016, we make dynamic analysis of forest resources development,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c data and decision basis for standardizing forest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Forest resources;Analysis;Suggestion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3.008

2017-03-13

陈满明(1968—),男,湖南祁东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调查规划。

S75

A

1674-6341(2017)03-0023-03

猜你喜欢

澜沧蓄积林地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林地年度变更动态变化分析——以灯塔市为例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