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急性肺炎诊断价值分析

2017-06-05张雪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血常规小儿肺炎

张雪梅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蒙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急性肺炎诊断价值分析

张雪梅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蒙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目的对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水平(CRP)对小儿急性肺炎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后续的临床诊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肺炎患者64例作为A组,选择本院同期的接受治疗的无小儿急性肺炎患者64例作为B组,选择本院同期进行体检健康的儿童64例作为C组,对三组的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C组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急性肺炎诊断有一定价值。

血沉;血常规;小儿急性肺炎;C-反应蛋白水平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小儿急性肺炎发生频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对儿童成长产生伤害[1]。对小儿急性肺炎进行尽快得诊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应临床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即对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急性肺炎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后续的临床诊断提供相关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肺炎患者64例作为A组,选择本院同期的接受治疗的无小儿急性肺炎患者64例作为B组,选择本院同期进行体检健康的儿童64例作为C组,其中A组女29例,男35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7.9±1.2)岁;B组女30例,男34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8.1±1.1)岁;C组女31,男33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9±1.3)岁。3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研究对象入院后的24 h内,对3组的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

1.3 判定标准

白细胞数处于(4.0~10)×109个/L范围内为正常,中性粒细胞数为正常的50%~70%。CRP≤10 mg/L为正常,小儿ESR处于0~10 mm/h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血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沉水平均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沉水平大于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肺炎已经成为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严重危害了儿童的生命健康[3]。小儿急性肺炎在儿童期间较为常见,较易反复发作,引起相关并发症,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由于小儿体制特殊,病情较易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诊断,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对患儿疾病进行早期确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CRP参与集体的防御,机体出现创伤、感染、炎症或者肿瘤等情况时,CRP的水平就会出现明显的上升,且变化较为敏感,性质稳定。血常规是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检测,已被广泛接受。在临床上,ESR主要用于对各种炎性、感染以及胶原性疾病检验[4]。但影响ESR的因素较多,在临床诊断中,不单独使用ESR,一般将ESR与CRP水平检测与血常规联合使用。

在本次研究中,B组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的血沉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沉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沉水平大于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诊断中,可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的变化来对小儿急性肺炎进行诊断。综上所述,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提高诊断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准确度,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表1 三组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三组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C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CRP(mg/L)A组 77.21±10.89*#7.61±3.90*#3.94±2.34*#19.58±8.61*#B组 56.51±8.52 5.51±2.32 3.91±2.57*15.64±4.01*C组 55.98±7.56 5.45±3.12 0.51±0.45 7.54±2.35组别 N(%) WBC(×109个/L)ESR(mm/h)

[1] 王旭艳,冯 媛.急性肺炎患儿肠道病毒感染状况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9):1133-1135.

[2] 陈文恭,刘 娇,姚建英,等.22例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治疗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4):614-617.

[3] 陈凤莲.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620-3621.

[4] 章海峻,陆春琴.痰液肺炎支原体DNA与血清MP-Ab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7):65-66.

本文编辑:吴 卫

R725.6

B

ISSN.2095-8242.2017.001.133.01

猜你喜欢

血常规小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小儿涵之三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