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2017-06-05卫燕东赵怡蕊朱玲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维持性半胱氨酸颈动脉

卫燕东,赵怡蕊,朱玲萍

(1.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山西 太原 030013;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东关社区卫生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卫燕东1*,赵怡蕊1,朱玲萍2

(1.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山西 太原 030013;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东关社区卫生院,山西 太原 0300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血透室收治的MHD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并用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比较不同Hcy水平患者血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E/A、LVEF水平,并分析Hcy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74例MHD患者中Hhcy发生率为79.73%;Hhcy组患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明显高于正常Hcy组,E/A、LVEF明显低于正常Hc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LVMI、LVEDD均呈正相关性,与E/A、LVEF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Hhcy,血清Hcy水平可反应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虽然MHD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仍不理想,其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引起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研究发现,MHD患者除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传统致CVD的危险因素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增高也可是引起患者发生CVD的重要致病因素[2]。本研究观察了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及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关系,以探讨MHD患者检测血清Hcy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血透室收治的MHD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24~77岁,透析龄0.61~11.56年。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22例,高血压肾病11例,梗阻性肾病5例,多囊肾3例,狼疮性肾炎2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1例,其他2例。排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难治性高血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活动性肝病、严重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治疗,4~4.5 h/次,2~3次/周,使用一次性聚砜膜透析器,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或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导管,低分子肝素抗凝,剂量个体化。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50~300 ml/min。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Hcy水平测定

所有MHD患者先予禁食12 h,抽取透析前静脉血并离心分离血清,保存于-20℃条件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血清Hcy水平,正常参考值<15 μmol/L。

1.3.2 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

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颈动脉IMT,患者取平卧位,保持颈部侧伸45°,使颈部充分暴露,探头频率为10.0 MHz,测量位置选择颈总动脉分叉近端处,取次测量3次的平均值,颈动脉IMT正常值为<0.9 mm;②同时测定并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Hcy水平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本研究74例MHD患者中有59例患者血清Hcy≥15 μmol/ L纳入髙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余15例患者纳入正常Hcy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Hcy水平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不同Hcy水平患者颈动脉IMT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比较

Hhcy组患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明显高于正常Hcy组,E/A、LVEF明显低于正常Hc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Hcy水平患者颈动脉IMT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2 不同Hcy水平患者颈动脉IMT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 n IMT(mm) LVMI(g/m2) LVEDD(mm) E/A LVEF(%)Hhcy组 59 1.21±0.29 152.66±22.94 52.53±5.45 1.08±0.22 51.23±5.35正常Hcy组 15 0.97±0.21 134.17±20.68 47.37±6.24 1.24±0.35 56.04±6.23 t 3.004 2.835 3.180 2.208 3.007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MHD患者血清Hcy与颈动脉IMT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LVMI、LVEDD均呈正相关性(r=0.524、0.615、0. 355,P<0.05),与E/A、LVEF 均呈负相关性(r=-0.412、-0.448,P<0.05)。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引起MHD患者死亡的第一位的原因,其死亡率约占MHD患者总死亡率的50%,是普通人群的8~10倍[3]。MHD患者由于存在容量负荷增加、尿毒症毒素的潴留、肾性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及动静脉内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患者左心室长期高负荷,心肌细胞发生肥大,进而出现心肌肥厚、扩张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4]。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大中动脉内膜受损的慢性疾病,是CVD的基础病变,颈动脉IMT增厚是其早期即表现[5]。因而,临床上也越加重视测量颈动脉IMT对MHD患者CVD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即2-氨酸-4巯基丁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机体出现与Hcy合成和代谢相关的酶系统异常缺陷以相关营养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是引起Hhcy的重要原因。对于MHD患者,则因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Hcy代谢障碍,以及体内潴留的尿毒症毒素对Hcy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MHD患者普遍存在Hhcy[6-7]。本研究中,74例MHD患者中有59例患者存在Hhcy,Hhcy发生率为79.73%。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Hhcy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且Errie等[8]研究指出,MHD患者血清Hcy每升高1 μmol/L,则患者CVD死亡率相应上升3%。Hcy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机制可能为:Hcy可因自身氧化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一氧化氮代谢紊乱,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并使血管壁重构;Hcy还可通过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聚集和沉淀、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等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9]。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MHD患者颈动脉IMT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并分析血清Hcy水平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综上所述,MHD患者普遍存在Hhcy,血清Hcy水平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关系密切,对MHD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1] David W,Hannah Dent,Carmel M,et al.Association of Dialysis Mod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Incident Dialysis Patient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9,4(10):1620-1628.

[2] 曹龙翎,陈之毅,吴华美,等.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探讨[J].重庆医学,2013,42(16):1833-1834.

[3] 李六生,赵鸿飞,陈 飞,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347-348.

[4] 玄先法,王玉新,李清芹,等.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3):2473-2476.

[5] 艾丽菲热·买买提,陈 红,任景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中的评估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6):619-621.

[6] 蔡威巍,徐树人,于颖吉,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脑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10):603-607.

[7] 贺晓雯,刘晓渭,徐玉祥,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炎性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6):11-13,17.

[8] Errier N,Senecal L,Dupuy A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novel indices of 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 and cardiobascular diseas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Hemodial Int,2005,9 (2):159-162.

[9] 邵振兴,孙金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4):102-103.

本文编辑:吴 卫

R692.5

B

ISSN.2095-8242.2017.001.69.02

卫燕东,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维持性半胱氨酸颈动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