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疗效观察

2017-06-05王胜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偏瘫例数

王胜华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神华康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疗效观察

王胜华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神华康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西药结合;脑血管病;偏瘫;疗效观察

偏瘫又被称为半身不遂,多因为急性脑血管病而引发[1]。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面肌、舌肌下部运动能力障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给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在临床上,按照偏瘫的程度可以分为:轻瘫、不完全性偏瘫和全瘫。轻度的偏瘫患者可以运动,但是走路时上肢会有明显的屈曲,下肢一步划一圈。严重的偏瘫患者常年卧床不起,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与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有关,该病发生多为急性,一旦发生在临床上的致残率高达80.00%,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研究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每位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订同意书,本研究进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所选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患者均经过颅脑CT和MR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深度昏迷、对外界无感知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2.3±4.5)岁,轻度瘫痪的患者有15例,不完全瘫痪的患者有3例,全瘫(肌力0-1级)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0.4±3.8)岁,轻度瘫痪的患者有13例,不完全瘫痪的患者有6例,全瘫(肌力0-1级)1例。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瘫痪程度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手段进行康复治疗,主要是进行控制患者痉挛以及异常的运动行为,诱导患者正常运动。具体治疗方法有: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理疗和语言疗法。作业疗法:指在患者日常生活中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业,例如:穿衣、吃饭、拼图、绘画等。运动疗法:应用各种运动治疗患者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主要有: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协调性训练、有氧训练。理疗:应用电、光、声、热等物理因子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调节血液循环、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功能。语言疗法:针对患者语言障碍,在日常训练中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具体有:口语训练、日常语音教育等。

1.2.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方法进行康复治疗。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推拿、针灸、中药[2]。其中中药汤剂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

1.2.2.1 背部推拿治疗:主要以滚、按、揉、搓、擦等手法对患者的背部及重要穴位进行推拿。重要穴位有天宗、肝俞、胆俞、肾俞、委中、风市、膝眼等。医师嘱患者以仰卧位,医师在患者的侧面,以按压法对患者背部脊柱两侧穴位(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着重按压,自上而下2~3次。再以滚法对患者脊柱两侧进行治疗,并下至患者臀部、股后部直至小腿部,以腰椎两侧为重点治疗部位。上肢推拿治疗:手法与背部治疗相同,主要穴位有尺泽、曲池、合谷。医师以滚法从患者上臂内侧至前臂进行治疗,关节及周围为重点治疗部位。头面颈部治疗:主要以按、抹、扫散、拿等手法对患者的印堂、太阳、风池、风府等穴位进行治疗。患者取坐位,医师位于患者前方,用抹法从患者印堂到太阳穴往返4~5次,同时配合按揉晴明、太阳穴,再用扫散法在患者头侧胆经循环部位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每侧各20~30 min。

1.2.2.2 针灸治疗:针灸常用部位分为:头面部(百会、上星、印堂、太阳、人中)、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下肢(环跳、风市、足三里),主要方法:选好穴位快速进针,达到患者肌层,斜向捻转至要求的区域长度,进行快速持续捻针,每分钟捻转200次,每日一次,7~10天为1疗程。注意:针刺部位要精准,针刺前需要严格进行消毒,若患者感到疼痛难忍,将针退至皮下,调整进针方向。

1.2.2.3 中药治疗:当归12 g,生地15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2 g,牛膝20 g,葛根20 g,牡蛎20 g,钩藤15 g,杜仲10 g,云苓15 g,桂枝15 g,甘草10 g,川芎10 g。水煎服,日三次。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疗效表现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肌力趋于正常,思维能力、语言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肌力有所提升,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前并无差异,甚至患者病情恶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标准

采用SPSS 19.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11例,有效例数为5例,无效例数4例,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2例,无效例数为9例,总有效率为55.0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从现代医学上来说,脑血管疾病多因为患者的脑部供血不足、脑部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等,有研究表很多脑血管病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3],所以高血压也是导致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脑血管疾病发病时多为急性,一旦发病致残率极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偏瘫临床常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行走时画圈,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斜,语言功能障碍,轻度偏瘫的患者往往上肢或下肢有不自主的抖动。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偏瘫患者属于“中风”,中风多因气血逆乱、气血不足所导致,因此中医上治疗中风多建议患者服用通血活络的药物,并联用推拿、针灸等方法[4]。本研究中将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对比,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西医疗法借助: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理疗和语言疗法对患者直接作用,通过日常的训练活动,提高患者感觉等功能恢复。再将中药、针灸、推拿三种方法相结合后,能够有效的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从而达到康复效果。中西医结合可以降低西药对患者的副作用,并且效果显著,患者复治率较低,能完全除去患者病根,而且中医药结合的患者医疗费用较低,是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蒋建华,宋昌军.早期康复指导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23):4954-4955.

[2] 王宗绍.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8-49.

[3] 张文君.脑卒中偏瘫84例肩痛运动治疗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10):1289.

[4] 郭瑞.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3):92-95.

[5] 钟玲.脑心通胶囊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7):1288-1289.

本文编辑:李新刚

R743

B

ISSN.2095-8242.2017.001.65.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偏瘫例数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World Integrated Medicine Master SHI Xuemin (石学敏)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