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2017-06-05黎海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通腑理气肠梗阻

黎海辉

(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黎海辉

(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西医治疗为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以常规的西医治疗为基础再结合中医通腑理气汤为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结果据本次研究最终提供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67%,由此可知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上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的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较,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要更加显著,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值得被推广使用的。

中西医结合;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中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该疾病属于梗阻性病症,肠粘连和腹腔内粘连是造成这一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1]。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单一的西医常规治疗是无法将患者体内常粘连和腹腔粘连彻底消除的,如果治疗不得到,甚至还会引起新的粘连,加重患者的症状。为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本人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次研究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7~73岁,平均年龄为(45±14.25)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共有18例,女性患者共有1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8~75岁,平均年龄为(46.5±14.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由于本次研究中采用了中西医两种治疗方式,因此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也共有两种,其分别为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2]。其中西医诊断标准为:第一,患者此前必须经过腹腔手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等症状;第二,患者经过检查可以发现具有局部腹腔疼痛的症状,但并无腹膜炎,对患者腹部进行叩诊,患者腹部呈鼓音,且存有气过水音;第三,患者的肠腔内存在积气现象,且呈阶梯状液气平面,但并无狭窄性肠梗阻现象[3]。而中医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中医上对气滞证、瘀结证的诊断标准。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西医治疗为治疗方法,西医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炎、禁食、补液、持续胃肠减压等等治疗[4]。研究组患者以常规的西医治疗为基础再结合中医通腑理气汤为治疗方法,常规的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而通腑理气汤的主要配方如下:大黄、蒲公英、枳实、败酱草各20 g,厚朴、黄苓各15 g,赤芍、当归、木香各12 g。用水煎熬,每日一剂,分两次使用。使用的时候,患者需采取左侧位,利用肛管将药液灌入患者肠内,灌肠之后患者需采取平卧体位60 min,以此来保持药液[5]。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统计,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19.0,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治疗有效人数共28例,其中治疗痊愈的人数共有15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的人数共有23例,其中治疗痊愈的人数共有7例,有效率为76.67%。由此可知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上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在中医上认为,患者之所以会在腹腔手术之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因为术后,患者的肠道出现气滞血瘀、水湿停聚、湿热蕴结肠道等因素多导致的。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不仅仅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还会影响其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在腹腔手术之后一旦出现了粘连性肠梗阻疾病,应该要及时的接受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而通腑理气汤中共含有大黄、蒲公英、枳实、败酱草、厚朴、黄苓、赤芍、当归、木香共九味药材,其中大黄具有润肠软坚、泻热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黄苓、蒲公英则具有抗炎的功效;木香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败酱草则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厚朴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排除胀气[6]。将这九味药材按照比例配好,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术后所出现的粘连性肠梗阻疾病。本次通过对本院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对本院近年所收治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使用中西药治疗一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偏高,且中西药治疗的痊愈度也比较高。其中常规的西药治疗通过禁食、肠外营养补充、消炎、持续胃肠减压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对毒素的吸收,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还能够有效的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而通腑理气汤则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血、缓解疼痛、清热解毒以及润肠等疗效。将两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与单一的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较,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要更加显著,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值得被推广使用的。

[1] Wang Y L,Surgery D O.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Postoperativ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n Report of 34 Cases[J].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3.

[2] 苏 峰,朱信强,陶 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7).

[3] 张全鸿.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9):90-91.

[4] 冯国绸,卢树干,蒋着椿.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5(1):50-51.

[5] Liu M,Zhang H.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32 cases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China Modern Doctor,2015.

[6] Wang Y L,Surgery D O.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Postoperativ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n Report of 34 Cases[J].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3.

R656.7

B

ISSN.2095-8242.2017.001.49.02

猜你喜欢

通腑理气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