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2017-06-04方姐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方姐

【摘 要】音乐教育在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情意素质、智能素质和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对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情意素质 智能素质。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素质、情意素质、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既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催化剂”,还是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综合型人才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事实的确如此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升华的作用,并且在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等方面都有功不可没的作用。长期接受音乐的熏陶,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 情操、修养各方面得以全面提升。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满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在雄壮、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在实践中,人们发现,非智力因素促使一个人成才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是人类取得成就的内因,相对于智力因素的外因相比,非智力因素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既能艺术化地表现情感,也能形象化地表达思想。音乐恰到好处的节奏、唯美动人的旋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 旋律产生共振协调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在教育方面,音乐正是在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熏陶。例如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百感交集,流下同情的泪。《红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嘎子嘎》等歌曲都塑造了可歌可泣的小英雄形象,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所以,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熏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要想表演出色,就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音乐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学生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考、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得好:“每个孩子都应该获得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平衡左右脑均衡发展的桥梁,尤其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激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學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刻不容缓的。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之中,来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让我们音乐教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艺术气息的高素质人才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寻淑.关于普宁市4所小学音乐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J]. 珠江教育论坛,2016(02):28-34.

[2]邓骁.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标实施中关于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5.

[3]程一萍.解析小学音乐节奏训练中的教学体会[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4]李春勇.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C]. 2015.

[5]王德启,王德海.素质教育视域下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N]. 山西青年报,2014-10-12 (013).

[6]董淑红.真心真意在一起——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A]. 2016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C]. 2016.

[7]彭君君.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功效[J]. 教育教学论坛,2011(03).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