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路径研究

2017-06-04王红艳王娥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长效机制

王红艳+王娥

【摘 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要关注师德建设的顶层设计,还要探索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要针对青年教师开展专业化、类别化和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顶层设计 长效机制

2014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并提出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健全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等。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其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持续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关系到高校未来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推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如何系统地性地探索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这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首要回答的问题。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意味着国家、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未来中国高校师德建设做好总体设计与准确定位,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建章立制、培训基地与专家库建设、师德经费投入三方面。

(一)加强师德建章立制工作的顶层设计

顶层方案中需要完善师德制度体系的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如进一步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为教师师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在顶层设计中要打破同质化发展格局,如国家、教育部门等在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时就有强调数字、依赖指标对高校进行评判和评估的惯性,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家高层强调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指标的建设,这无疑诱导乃至误导高校朝着相同模式方向发展。当前国家层面上提出教育内涵式发展,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的根本任务,这显示国家在顶层设计时已经开始扭转高校同质化发展模式的不足。

师德宣传是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把握师德主流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在今后师德建设中,需要在顶层设计中加强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并制定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宣传关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高校学术规范、教学规范等法规的具体文件和条例,加强师德宣传教育,创造崇尚师德的舆论环境,从而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深化师德培训、师德教育基地与师德数据库建设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中强化师德建设需要进一步设计出师德建设与高校品牌、高校信誉、高校发展以及与教师学术声誉、学术道德相结合的可行发展思路。在师德培训培养方面,需要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并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如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时,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在教师继续晋升考核、研究生导师培训中,开设理想信念、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活动,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全过程。

同时,还要探索师德阵地建设。一是要探索将高校师德重大典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建设成“师德数据库”,运用师德数据中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二是要将师德建设成果纳入高校教育成果中。因为德育教育成果如何在顶层设计中被认可或被表述,直接关系到高校对师德建设的投入与青年教师对师德的关注。前文曾提到过教育部统计数据关于2014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数据并以此为例说明在当前顶层表述中师德被忽略的问题,这说明在当前表述与呈现高校教育成果时往往忽略师德的成果。

(三)师德建设与师德研究经费的顶层预算

加强师德建设不仅需要在顶层设计中进行制度保障设计,同时也需要探索师德经费的顶层预算。师德建设与师德研究的顶层经费的预算是加强师德建设尤其是引领高校青年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主要途径。高校师德建设需要像高校设施建设一样投入一定的经费,并在制度设计时需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相关职能部门和高校开展师德建设工作以及用于全年持续开展各类研讨会、报告会、警示教育会等师德教育活动经费。同时促使更多专职教师尤其是广大青年教师加入到师德建设和师德研究行列中,促进和激发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自觉性。

二、进一步探索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探索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对于完善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探索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完善现有师德考核制度,改善现有师德监督机制,完善师德奖惩机制,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师德考核机制建设,严格考核管理制度。高校要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促进专任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如通过对考核优秀的教师以及所在部门予以表彰,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本人以及其所在学院或部门当年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奖罚分明的考核结果的运用进一步规范考核机制。此外,高校还应探索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在评价程序中设立学生评价环节,突出学生在师德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师德考核的长效机制,畅通师德问题举报和反应机制,动员全校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师德建设的考核。要加强监督体系,严格教育教学规范管理,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学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纪律监察等部门的考核职能,通过听课、督教、互评、教学质量评价等途径加强对师德水平的监督,建立多种有效的师德意见投诉平台,接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监督和评价,建立學校、教师、家长、学生全方位的评价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将师德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范围,开展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师德表现突出的,在人才项目选拔推荐、教师职务与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导师遴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选培中优先考虑并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通过开展师德评选活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严格师德失范惩处。对于有悖师德或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高校作为师德建设与管理的直接参与部门,要完善现有师德运行机制,通过完善现有师德监督、师德考核以及师德激励与奖惩机制,为师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为提升师德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可行途径。

三、针对青年教师开展专业化、类别化和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

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仅需要规范教师思想认识,还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发挥师德建设主导作用,又要发挥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作用。因此,提高当前青年师德建设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青年教师特点进行师德建设的改进和调整,从而应对高校青年教师特有的师德问题。

(一)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特点构建差别化、阶梯化、系统化的师德培养体系

岗前培训方面,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教育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的要求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要求,加强新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学术规范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师德教育内容,引导青年教师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和从教生涯。由于多数青年教师都承担班主任工作,因此在针对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中可以结合班主任培训进行师德教育,也可以在班主任培训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培训。岗前培训可以结合新教师入职宣誓以及老教师荣休仪式等形式共同增强青年教师师德意识。

在继续教育和后续师德培训中,探索建立青年教师师德指导教师制度、青年教师师德实践锻炼制度、校领导与青年教师联系制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一方面,在青年教师入职后在继续教育中开展有特色的师德教育,探索青年教师师德指导制度,指派具有良好师德、职业道德、具有学术造诣和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师德导师,引导青年教师在师德修养、科研和教学方面成熟成长,引导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的习惯。另一方面,探索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实践锻炼制度,探索以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师德教育效果。此外,探索建设校领导与青年教师联系制度,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使青年教师了解学校改革发展方向。校领导可指导青年教师师德发展并协助青年教师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自觉提升师德境界。

(二)开展青年教师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运用青年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青年教师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高校青年教师乐于参与的渠道,增强师德建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一方面,针对青年教师开设师德教育专题,通过纪念日、重大节日进行师德建设,也可以通过比赛以及校史校园文化宣传、通过树立榜样等进行专门师德建设。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契机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论坛,举行表彰会、师德师风座谈会、师德先进经验交流会、新老教师师德座谈会,开展师德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合唱比赛等进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还可以通过校史校训等高校认同感训练加强师德建设。

另一方面,探索在榜样示范中构建师德建设的宣传机制。如探索加强老教师示范作用,探索挖掘和提炼名家名师、老劳模、老教授等典型人物激励、导向、示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鼓舞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加强选树青年教师师德典型并大力表彰优秀青年师德典型,以此展现高校青年教师的精神风貌,发挥青年教师师德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教师光荣感、自豪感与使命感,使师德标杆可学易学,以此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三)关注高校青年教师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首先,从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其次,建立健全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坚持尊师重道、崇尚学术的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去行政化,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住房保障及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各种表彰奖励方面倾斜或针对青年教师制定专门激励机制,促使青年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再次,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并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满足教师合理需求,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和咨询工作机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测查工作,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建立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心理状态,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减轻负担,释放压力,加强对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而使得高校青年教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此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日常学习和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李思凡,姚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格威狄·博格.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李萍,张锐.对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的理解與思考[J].教育评论,2014(02):9-11.

[4]刘念才.大学排名:国际化与多元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邬大光.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13(08):34-36.

[6]谢华.大学教学边缘化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其破解路径[J].教育评论,2014(02):94-96.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长效机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广东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