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生活)》多学科整合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7-06-04谭凤萍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活

谭凤萍

【摘 要】成都市天回第二实验小学属于城乡接合部学校,对于进行复式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更需要通过多学科整合来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 多学科整合 整合教材 实践活动

一、动机分析

笔者所在的成都市天回第二实验小学杜家校区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学校,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本校区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平时采用复式教学:一位教师任教多门学科。教师的复式教学需要通过多学科整合来实现高效教学。

二、实践行动

(一)整合教材,创设亲子沟通渠道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尊重父母,在家很懒惰。为了引导孩子们,笔者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资源,结合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这一课,让学生通过“和爸爸妈妈谈谈心”,了解父母的想法和对自己的期待;结合我校国学课题,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启蒙学经典课程,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当学生与教师意见不同时,教师要多一份倾听、沟通、理解的耐心。让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完成《家人情况调查表》这一任务,如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日、愿望、烦恼、兴趣爱好等。只有了解父母,才会更好地深爱父母。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分享了与家人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二)参与实践,叩开写作大门

一些孩子在与父母沟通之后,通过亲自尝试捡废品,帮别人做工作,批发小商品等方式挣到了5元钱,充分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不易,为上《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这一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年级也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只有来源于亲身体验的内容,孩子们才有话说,有内容可写。因为亲身经历过,他们写出了活动的经历、见闻、感受,近20篇作品脱颖而出,如《挣5元钱——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和爸爸妈妈去上班》等习作获得“成都市今日少年文学奖”。

(三)创作美术作品,升华情感

让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参与“陪爸爸妈妈上班”的实践活动,这样孩子对父母工作的不容易能有一定的感受,但是感受不深。除了少数家长外,大多数家长还不能完全让孩子深入体验自己平时真实的工作状态。为了突破家长与学生的认识,我结合美术学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期末作业——“画和父母的美好瞬间”。其中,陈锦辉画的“阴雨绵绵中的父亲的爱是跌倒时的良药”获得区教研员的高度好评。

(四)小手大能量——将感受化为行动

利用班会课《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将学生在“跟爸爸妈妈上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感受进行深化:“我们班的家长,大多是外来务工的,就在附近的小作坊工作,工作环境恶劣。我们的孩子更要懂得用行动感恩自己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然后結合《品德与社会(生活)》三年级上册第20页教学活动“今天我当家”,设计孩子们可以为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活动的调查表。

第一次摸底调查发现:学生很少主动为父母做什么,基本都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想过自己主动为父母做事是对父母的爱的更深层次表达。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也了解到:孩子在家懒惰,父母喊做事还推三阻四的。也有一部分家长反映: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家里的事也少,且都被爷爷、婆婆代劳了,孩子们做的事就更少了。

引导孩子主动、自觉地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成为需要落实的任务,因为这是作为子女的一项责任。在第二次的调查表中,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孩子们能做的小事”这一栏目,内容包括:扔家里的垃圾,和父母买菜时帮忙提菜,叠衣服,盛饭,摆碗筷,叠被子等。并且每月都会统计孩子们在家做事的情况,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后来根据家长们的反映,我得知大部分孩子每天回家后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然后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主动照顾妹妹的李洋;爸妈不在家而帮助行动不便的婆婆做饭的李开朗;帮着爷爷去田里摘菜的小个子李鑫……孩子们懂得了用实行动来感恩长辈。看着孩子们的变化,听着家长们欣慰的话语,我的心里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幸福。

(五)开展亲子课堂,引导父母做孩子终身良师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在孩子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时,也有帮倒忙的现象。孩子们做事情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和家长加以指导。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综合分析家长资源,结合三年级下册《家庭因我更美丽》单元的《瞧,我能力行》这节课,我设计了父母走进课堂的亲子活动“父母教会我”,让父母做孩子的终身好老师,教给孩子们生活技能。

课堂上,家长们担任老师:吴宇航的军人爸爸跪在地上教大家叠被子,孩子们用毛巾代替被子,现场学以致用;心灵手巧的丁海林妈妈教大家扎精美的麻花辫;郑朝霞的医生爸爸教孩子们捶背,并讲解简单的按摩技巧……孩子们感恩父母,现场为父母按摩。看着平时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一起交流的父母眼中的泪花,在亲子深情拥抱的瞬间,相信他们彼此的心更近了。课堂上全员互动、参与的热情也感动了全体听课的教师。

通过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做家务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对父母的爱更多地落实在了一件件小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步一步地实践自己的教育想法,然后不断地调整,构思下一步想法,慢慢地摸索,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也使我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生活感悟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