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高英语选修课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2017-06-04赵启艳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困境策略

赵启艳

【摘 要】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在我国高中要采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开设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文章论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普高开设英语选修课遇到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普高选修课 困境 策略

一、引言

一直以来,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选修课程是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普高已经开发了一些英语选修课程,使英语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构成英语学科课程体系,但英语选修课程开发经验不足,开发过程中遇到困境,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普高英语选修课的困境

(一)重必修,轻选修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考应试教学倾向明显。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必修课程中应试内容的教学,特别是语法知识等,并认为选修课程与高考无关,不认真备选修课并且随意压缩上课时间,也没有具体的教学评价。

(二)普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有的普高学生初中阶段就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了高中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加上自我学习能力差,词汇量少,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三)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而普高选修课的评价缺乏系统的原则和方法,评价体系不完善。

三、应对策略

(一)精选选修课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联系

课程标准指出:“设置选修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开设选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必修和选修课程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内容应该相辅相成。”

教师要充分研究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的差异,在注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前提下,更加重视知识面的广度,重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维度。例如:在选修课《异国风情——走进英国》授课前,笔者让学生联系在Module 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所学的知识并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笔者讲到英国的语言文化、地理、历史,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等,这为学生以后学习Module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做好了准备。

(二)制订助学策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1.精选选修课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普高学生的基础、心理需求和阅读情况,教师在英语选修课的开发和实施中,要注意选择学生了解并感兴趣的内容。例如笔者开设的选修课《异国风情》,由于没有现成的资源和教材,所以在开课之前笔者先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为什么选择《异国风情》这门选修课?”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如下表:

参加本选修课的目的 人数统计

喜欢学习英语 18

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 10

强化历史、地理知识 3

放松娱乐 3

自己喜欢的课程已满员了,随便选一个 1

从上表可以看出,愿意选择英语《异国风情》选修课程的学生占多数,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样的课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此,笔者教授选修课前会考虑结合必修课内容,讲述一些和必修课中有联系的国家,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优化选修课课堂设计

新课标指出:“学生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必须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因此,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设计课程。例如:在教学选修课《异国风情——走进意大利》时,笔者让学生预先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足球、美食等;然后笔者在课堂上利用PPT展示意大利的历史、地理、景点等,再让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意大利。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三)选修课授课模式多样化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多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选修课堂上,教师应创造一种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用最大的限度消除学生的恐惧与畏难情绪,使其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替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因此,教师要实现授课模式的多样化。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既要注意两者的联系,也要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所以对它的测评不能套用必修课的考试方法,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可以给每位学生创建一个学习档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见附表)。

备注:

①学生先自评和小组互评,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和师评以及总学分或者等第。

②过程评价内容中的具体表现由教师根据自己开设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填写。

③该分数记入学分认定表中的过程表现,占总学分的30%。

四、结语

选修课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和必修课一起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诊断选修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找到解决这些困境的方法,能逐步规范、改进选修课教学,从整体上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吕达.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猜你喜欢

困境策略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我的手机在哪?
神奇的设计师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