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17-06-04王晓宇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王晓宇

【摘 要】阅读是从书面材料获得信息的过程,是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人们陶冶情操、扩展视野、提升修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培养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知识积累、自学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过: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能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对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课外阅读作为课本之外的有益补充,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也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扩大识字量,打牢语文基础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汉字是语言文学的基础,阅读、写作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识字量。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达到1600~1800,高年级学生识字量达到3000。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科学家已充分证明儿童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别大量汉字,对小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的帮助很大。不过天性好动且发散性思维较强的小学生非常不适应传统课堂上枯燥的识字教学,而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扩展学生的识字空间,提高识字效率,激发识字兴趣,在丰富的情景和有趣的故事当中,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高识字量,识字能力将与课外阅读能力形成良性的循环,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出阅读的基础性和熏染性作用,为语文学习打牢基础。

二、增长知识面,拓展知识积累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义的、封闭的。而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对大自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还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流畅;更能让学生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因此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托,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气氛。例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开始前,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关于地球、宇宙、航空航天方面的课外材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探索世界的兴趣,扩展知识面,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积累。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弱,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引导和监督,结合课内知识,适时地向学生推荐高品质的阅读材料。也要鼓励学生把看过的书互相调换阅读,定期交流,横向交流,资源共享,互相督促,在与老师和伙伴们的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三、增加主动性,培养专注能力

在网络时代,信息呈现碎片化,看动画片、打游戏占据了学生的大量课外时间,小学生本就有活泼好动、精力难以集中的特点,在这样的碎片化信息环境下更不容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通过阅读,可以让他们将课外书籍中阅读到的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形成相辅相成的互补优势,不仅有利于树立学生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进而提升和延长其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将这种专注力延伸到课堂学习当中,对于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提升自学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为学生挑选有益的阅读材料并充分激发其阅读积极性,加强与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沟通交流,用自身对阅读的热爱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那些表现出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要及时予以鼓励,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树立自信。

四、增强创造力,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是创造力的一种体现,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提高写作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会逐段拆解课文进行讲授,在作文教学中也大多采取这样的方法,多强调技巧,而不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而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中丰富的情节、生动的故事、精妙的描述,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要指导他们善于观察、寻找课外美文与作文写作的结合点,利用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素材,运用在作文写作中,让作文写作也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

五、增强鉴赏力,陶冶艺术情操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迫切地呼吁素质教育,家长为学生报了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以图提升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与此同时,很多家长老师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却十分功利,认为阅读没有什么作用。殊不知,通过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的思想和境界得到洗涤和净化,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而陶冶良好的艺术情操,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鼓励学生通过课外古诗词阅读和鉴赏,在配合课内古诗词学习并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感受古诗词的意象美、形式美、语言美和音乐美。虽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限,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必将在今后的语文学习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培育良好的文学和艺术鉴赏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结论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是贯穿人一生的,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小学正处于人生启蒙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出优秀的阅读能力的话,必将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对今后的社会能力、鉴赏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时,小学语文老师要和家长做好配合,更新理念,改进方法,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爱芳. 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 軟件:电子版, 2015(11):29-29.

[2]周慧慧, 武艺强. 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教学策略探究[J]. 才智, 2015(13).

[3]刘武平. 畅游书海 沐浴书香——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与指导[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5(15):13-14.

[4]陈洁. 让课外阅读绽放光彩——探析课外阅读在小学教育中的应起的作用[J]. 考试周刊, 2010(57):34-35.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