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藏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

2017-06-04红英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红英

【摘 要】语文是一名重要学科,然而藏族地区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1]。学生们以藏语为母语,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偏低。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接受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要坚持“语文为前提”,将汉语文化与藏语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提高藏区学生的汉语水平,让他们学好小学语文这门课程[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整合利用

西藏属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且在高原之上,多高山冰川,自然环境恶劣,种种自然因素导致交通的不便,从而使经济水平落后,这就增加了藏区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课程的难度。 “因地制宜”就变得至关重要,要求小学语文老师要学会“为我所用”原则,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程资源的主要分类和概念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简而言之就是能被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所利用的材料和吸收的素材。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让语文课程资源姓“语”,始终充满“语文味”[3]。

对藏区学生来说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包含校内和校外资源,这是藏区学生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最经济的、最基础的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包括课本、辅导教材、教参、教案等。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要求老师能够正确全面认识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并能弥补教材的不足,选好切入点,简单明了地讲解课本内容,带领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本主题思想;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报刊、图书、电影、电视、网络、杂志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利用吸收的有形资源。藏族特有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俗风情、文化古迹等都可以作为校外课程资源被整合利用。

二、课程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的差异是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西藏农牧区的人民,日常的沟通交流均使用藏语,没有专门的机构教授他们汉语,所以汉语水平不太高,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很低。

(二)经济水平的落后是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中的突出问题。自然环境的恶劣、交通的不便必然带来经济水平的落后,藏区的人民致力于温饱问题的解决,因此没有多余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投资教育建设,导致藏区教育设施相对落后。在教学方面,也只是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管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用于西部的经济和教育建设,着力于提高藏区学生的教育水平,但要达到现代素质教育的平均水平还有待时日。

(三)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差也是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中的显著问题。文化的差异和经济水平的落后必然导致藏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不足。文化的差异降低了他们学习的欲望,经济的原因造成学习资源的缺失。因此藏区的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长时间忽略汉语的学习。好在党中央长期以来对藏区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让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但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合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资源包括课本、辅导教材、教学工具、教参、教案等,这些教材资源内容丰富,为教学的进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课本是校内学习的主要课程资源,对于这一主要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在把握重点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主要作用,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二)充分利用开放性学科资源。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通过新课标的改革,要求老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应该带领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的意义。小学生富有独特的想象力,敢想、敢说、敢做,勇于探求新知识。作为老师就要尊重他们这种“异想天开”,并加以正确引导,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拥有精彩的课堂,让他们喜欢学习,爱上学习。

(三)充分利用校园课程资源。校园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地方,校园内的操场、篮球场、图书馆等都可以用作语文课程资源来学习。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轻松学习,培养对语文科目的深厚感情。

(四)充分利用家庭資源。家庭课程资源也是校外课程资源,对家庭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让孩子感受到家中有语文,语文在家中。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中用到的都是语文知识,对于藏区的孩子来说,如果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汉语,那么孩子的语文水平就会提高得很快,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也会增加。

四、合理利用人文自然资源

(一)藏区有悠久丰富的人文历史,它的民俗风情、文化历史都带有迷人的色彩。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小学生耳濡目染自然也懂得不少。如果将这些人文历史资源加以利用,用汉语整合成图书,配以生动的图画,编入到小学语文课本中,既能增加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也能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藏区的建筑也具有独特的色彩。藏东的民居、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木构建筑等等,最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布达拉宫。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有主动意识,主动带领小学生去发现其中蕴含的语文知识,主动用汉语表达出来。

(三)走进自然,发现高原中蕴含的“语文味”。藏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多高山冰川,也是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小学语文老师带领他们走进自然,挖掘自然中富含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事物,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小学生的眼界,也能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认识学习中东部地区的人文历史景观。藏区的小学生从小在高原之上生活,对中东部地区的人和事知之甚少。从小学开始就让他们开始了解祖国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城市风貌,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有着直接和深远的意义。

五、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本的地位很高,教师的教学主要使用课本进行呆板的教学,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沟通与合作,使学生的思路也局限在课本之中,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新课程要求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让语文科目实现开放性教学。老师要有专业的素养与能力将美术、音乐、绘画、体育等学科联系在一起,为语文所用。

六、总结

藏区的孩子汉语水平低,阅读能力差,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养成,积极的阅读兴趣也没有被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更差,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藏区学生的汉语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发现一切能被学生所用的积极的、有效的课程资源,并且进行整合利用,运用到教学中去,努力让藏区的孩子享受小学语文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刘志娟. 浅谈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的几点认识[J]. 软件:电子版, 2014(11):100-100.

[2]罗宏平.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J]. 新课程学习(下),2014(06):48.

[3]金杏花.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03-105.

[4]陈云权.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5):8.

[5]朱效忠. 浅谈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J]. 小学教学参考,2011(04):46.

[6]季霞云.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J]. 语文天地,2008(08):49-51.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