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批注书签”引领深度阅读

2017-06-04蔡晶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学生

蔡晶

【摘 要】“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种读书经验,批注式阅读是读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阅读内容进行创造性扩展,明确阅读的目标,增加读书的效果,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阅读方法。文章结合教学经验,通过对“批注书签”的设计以及应用加以分析和研究,浅论“批注书签”这一阅读方法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对于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 批注书签 学生 阅读指导

一、引言

当学生捧起心仪的课外书静静阅读时,是一道宜人的风景。可由于课内阅读任务繁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犹如天高任鸟飞般的自由自在,甚至有的学生读完即忘,书中所描绘的情节、阐述的内容、刻画的人物也随着学生们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在脑海中悄然消散。最后留在脑中的往往只剩下主要人物和情节。在书中的感受、疑问,伴着下一段文字走入眼帘而稍纵即逝。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体验没有得到释放,阅读只停留在浅层次获取信息中。

南京市《振兴阅读行动计划》中提出:“小学每月必须安排两节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开列必读书目、读物评论、读书笔记交流等形式加强指导。”笔者认为,我们教师需要在课外阅读的道路上为孩子种下终身阅读的种子,其中一颗极有价值的种子便是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也认为“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和长远发展,教育者应重视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重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以顺应学生的兴趣、差异、发展等,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指导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多元化、多层次的阅读体验,让阅读内容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因此,教师理应引导学生学会批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与感悟。

一年来,笔者依托“批注书签”指导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关注学生阅读技能的习得与运用、阅读体验的交流和分享,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渐渐提升。

二、“批注书签”的设计及说明

“批注书签”以课标为理论指导,在设计过程中紧扣“批注”二字,设计成书签的插卡形状,利于学生随时翻阅与查看。批注书签有基本的框架,包含“我来积累、我抒感受、我有发现”三方面的批注内容,可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或在卡片上畅谈阅读体会,抑或通过查阅资料丰富对书本和作者的理解。表达方式亦多样化,可用文字说明、绘画填充或内容剪贴。每个章节或每本书插配一张批注书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既有体验的欢愉,也有制作的乐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以下是一份“批注书签”范例:(去掉下划线)

阅读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 阅读时间:5月25日

【我来积累】

好词:

蹑手蹑脚、碍手碍脚、乱七八糟、欢天喜地、吧嗒吧嗒、移山倒海、念念有词

好句:

1.正在这时候,弟弟妹妹像大阴天看见了太阳,欢天喜地地扑了过去。

2.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两人像竹笋一样,呼的一下子高了起来。

【我抒感受】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像我们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一样,有时我们做事情会不动脑筋,这也想不到,那也没考虑到,结果事情没做成功。有时候我们做事情动了脑筋,却因为这个不高兴或者那个不高兴,事情也没有做成功。所以我们要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处小毛病,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我有发现】

任溶溶爷爷是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三、“批注书签”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的运用

(一)借助“批注书签”引领示范

有人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优秀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阅读不单单是儿童该有的行为,同样也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勤于动笔,善于批注,把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学生分享,学生的学习动力才会更足,学习热情才会更为高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范例,让学生易于模仿的同时也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

(二)依托“批注书签”渗透方法

“阅读体验卡”的框架看似很简单,但如何落实,让孩子们不觉得是一种负担,乐于去做这件事,化为自觉自主的行为,这是需要教师思索的。于是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1.分层摘抄,拓展积累的广度

笔者在班级采取分级摘抄方法如下:一级摘抄,单纯摘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二级摘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词语再累积,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了“成百上千”一词,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了“成百上千”一词,就要想到这个词是描写数量的,进而思考还有哪些词语是描写数量的。通过查阅之前的摘抄或搜集资料,发现描写数量的还有“成千上万、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可胜数、数以万计”等等。再如:读了关于春天的现代诗,可以再积累一些同样描写春天的诗词,学生通过举一反三,收获便成倍增加,知识能成倍增加。一级摘抄和二级摘抄采取激励方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做二级摘抄,但做一级摘抄的同学也予以肯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积累的快乐。

2.抒发感受,提升评议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应逐步具备阅读理解、感受、欣赏与评价的能力,但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笔者一开始关注学生的评议习惯,鼓励学生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给重点语句做批注,写一写体会,评一评人物,只言片语也行,只要是真实体会即可。当养成习惯后关注评议的内容,引导学生写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读后感,如某学生读了彭凡的《一颗善良的心》后,写下这样的体会:“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帮助困难的同学哦!只要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同学就能交到很多好朋友哦!孔子说过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要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當学生学有余力时,继而鼓励学生写新闻评论,鼓励多角度多层面地表达观点。

3.通過“批注书签”延展评价

长期以来,教师为小学生作业的评价一直沿用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强调的是对人的甄别、选拔,在淘汰、选拔的过程中,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品尝到学习的成果,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阅读的终极目标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文化的根,一个快乐的童年”,因此,阅读评价不能再以测验为主,而应该以体验过程为主,也应将活动过程纳入评价体系。

“批注书签”体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策略、阅读态度,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对“批注书签”进行展示、评比,对阅读竞赛活动进行表彰、总结,根据多项评比情况进行阅读评级活动,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孩子都能收获阅读的幸福。例如:每个月可以进行批注书签展,先由小组合作,展示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体会、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着重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接着围绕主题将各位同学的书签进行对比阅读,评出持之以恒奖、能评善议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结合其他读书活动,进一步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读书,并能够经常阅读。

四、总结

“读书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教师要在课外阅读的道路上为孩子种下终身阅读的种子,持续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向青草更青处漫延,在星辉斑斓里放飞阅读的欢歌。

“批注书签”这一阅读方法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课外深度阅读,是值得指导老师向学生推荐的优良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林伟.“书间笔痕”批注式阅读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 2013(06).

[2]郑志长.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09):17-19.

[3]沈雪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例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10):15-17.

[4]王红艳.浅谈对批注式阅读的认识[J].新课程研究, 2014(03):66-67.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学生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赶不走的学生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学生写话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