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课堂”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探究

2017-06-04刘文涛赵伏莲王静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刘文涛+赵伏莲+王静

【摘 要】自从实施“理解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以来,注重对分材自学稿进行二次编制,充分发挥自学稿的导学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通过采取构建满分试卷等具体措施,使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关键词】理解课堂 分材自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 满分试卷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日益便捷的交流方式,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是变得更为顺畅,而是出现了更多的误解,并由此导致了更多的突发性事件[1]。人们对于“理解不仅是认识手段,而且是人的存在方式”[2]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体验。笔者从2008年开始实践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所倡导的“理解课堂”这一教学模式[3]以来,在反思中前行,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按部就班,再到现在的形成个人特色,充分体验到了理解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一、充分用好“分材自学稿”这一导航仪

(一)分材自学稿二次编制

“分材自学稿”是教师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它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听课及课后巩固反思环节都发挥着导航仪和拐杖的作用,所以,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自学稿至关重要。在自学稿的编制中,一般要经过:各备课组进行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主备课教师编制——名师审核——修改和完善等环节,经过六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我们物理组的自学稿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这样一份通用的自学稿不一定适合不同层次的班级,也不一定适合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所以每次上课前,都要对自学稿进行二次编制,再做到“五备”。

1.备学生

即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确定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重、难点。

2.备教法

一是要备教师的教,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二是要备学生的学,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为学生设计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他们的自学、终生学打下基础。比如,在进行“功率”教学设计时,因其抽象性而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运送水果”的有奖竞赛,引入功率概念。这样一个创意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比赛当中。为这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上关于“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处理,也显得沉闷而枯燥。这节课中通过设置“苹果落地”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使问题变得生动起来,易于调动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同时又渗透“极限法”这样一个科学方法。

3.备课堂结构

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展开,学习环节怎样落实,怎样衔接,怎样充分发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怎样使学习过程合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均得以充分发挥。

4.备板书

通盘考虑板书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写在什么位置,写在什么时机,以增强计划性,避免随意性。

5.备作业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作业,体现分层设计。

(二)充分发挥自学稿“导学”作用

预习、听课、复习是学习的三个基本环节,如何确定学生是否认真地做好了这三个环节呢?自学稿可以帮助我们出谋划策。教师在上课前一天把本节的分材自学稿发给学生,并要求学习小组内各成员独立预习完成《旧知链接》与《自学检测》两部分及《新知探究》的部分内容。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红色笔标记出来,等老师上课时一起解决。每次上课前首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预习要求,保证了学生的有效预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学稿发挥了学习提纲和探究指南的作用,它引领着师生共同去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后,学生须完成新知探究、巩固训练及达标反馈的相应内容,保证了学生复习环节,讲完习题后,要求学生完成自学稿的网络构建板块,并要求自学稿不留空白、错题用红笔写明错因并做出正确解析、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教师检查、抽查和面批工作,保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及时对知识进行反思、巩固。学生在自学稿的引导之下,较好地实现了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一)科学组建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时要考虑到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等原则,这样既保证了组与组之间实力的均衡,又保证了组内各学科都有“小老师”。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选出一位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外向、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强、自身标准要高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點,组内的每位学生都担任一科的学习组长,以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为该科的学习组长。这样无形中可以有效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会使每一个学生有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把握合作时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是针对某一疑难群策群力、共同攻克难关的策略,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就不值得合作。合作学习要应时而用,应需而用,并适时调控预设,引导合作发展。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的时候;当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当进行知识总结或探索知识规律时,等等,总之,当遇到具有合作价值的内容时,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最后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比如,加速度概念是高一物理的重难点,认识了加速度这一概念后,让学生对照教材中的火车、飞机、汽车的三个运动物体或者自己列举实例,回答以下问题。

1.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2.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3.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吗?

4.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

5.有没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况?

6.有没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况?

因为三个运动物体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东西,从同学们熟悉的运动出发,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同学们便很好地理解了加速度这样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干什么?是旁观,是监工,或是局外人?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

三、其他举措

(一)自学互帮板的应用

1.展示

通过自学互帮板展示的方法,即可以发现学生思考问题时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方便老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强化和引导,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认真,自己给自己加压,而且,对于每一个进行过自学互帮板板演示的学生,其对自己所演示部分的学习内容一般掌握得都很牢固,也很深入。

2.质疑

习题课前,可让各小组把不会的题写在自学互帮板上,老师一上课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共性问题所在,提高课堂效率。

(二)满分试卷

每次考试后,引导学生构建满分试卷,具体要求如下。

1.在试卷上每道错题旁边注明错因及正确解析。

2.对本次考试做好自我评价,内容包括:本次考试成绩;是否满意;前阶段学习情况总结;下次考试目标;下阶段措施。

3.教师针对学生的满分试卷进行当面指导,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成绩不理想的根源;激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错题本

错题本不是错题摘抄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做错的题再在错题本上抄一遍,再写上正确的答案就了事。高中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没有时间把每个错题都摘抄下来并真正弄明白,有些错题像看错题、算错数导致错误的直接在试题上改过来就行了,没必要往错题本上抄。错题本到底记什么?我的要求是。

1.教师补充的知识、推论

要求学生理解,写出推导过程。

2.典型例题

要求学生除了进行规范的解答,还要注重做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

3.典型错题

要求学生查找错题产生的根源,要将其落脚在:概念不清、计算错误、不会查找题目关键字、注意力不集中、不会使用公式、无解题思路,不让学生找“马虎粗心”之类的借口,从理论上来说,错题之所以会错,必然对应着孩子某一项知识或能力或情绪的缺失,这不是借口可以掩盖的。

(四)问题跟踪

问题跟踪能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和解决遗留问题,确保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抓住问题不放,真正解决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反映情况、自学稿检查情况及考试试卷的分析情况找出不同学生的学习问题,建立学生学习进步档案,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连续性指导,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2.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并利用每周四下午的问题跟踪时间进行跟踪。教师抽查批改问题跟踪卷答题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再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通过课堂提问、面批作业、个别辅导方式进行学习习惯的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理解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参加理解教育实验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让优秀学生浪费时间去等待的做法,而是让优生先行,使其更优秀。采用了“反思创读,多重循环”的教学策略,重点在于讲清楚基础问题,注重题目的变形、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让学生自己编解问题,构建知识网络。关键时刻给优生加以点拨,让他能更加主动地研究问题;给中等生、后进生补一把火。让他达到教学要求。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枯燥乏味的课堂,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升

在实施理解课堂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笔者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教学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2009年获郑州市课堂教学达标优质课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师”;2013年用理解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公开课《反冲运动 火箭》在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14年用理解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公开课《功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教学课例评选一等奖;2014年被评为郑州市骨干教师。

參加理解教育实验以来,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感情更近了,尤其是平行班的学生有了表现的机会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效果更好了。展望未来,深感任重而道远,改革永无止境。“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笔者将继续用理解课堂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力争使理解课堂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参考文献】

[1]Ellen Osmundson,何珊云,王小平. 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 2012(4): 3-6.

[2]琳达·达林-哈蒙德. 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熊川武.论理解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16-2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初探
合作 体验数学学习的甘甜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