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初探

2017-06-04何思蓓马少勇艾东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农村留守儿童影响因素

何思蓓+马少勇+艾东

【摘 要】受人口流动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队伍越来越壮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长,其营养与健康状况也日益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文章就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也愈发壮大,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壮大。据中国妇联2008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1]:2005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已达到5800万以上,其中,0~5岁农村留守儿童有1569万人,占全部农村同龄儿童的30.46%。与2000年比较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诸多问题中,最基本的是儿童的生长发育问题。营养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对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

(一)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营养不良

身高和体重能够衡量一个儿童基本的生长发育情况,而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存在差异。在穆敏等人的研究中,父母无外出打工组小学生身高处于中上等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或母亲外出组和父母亲都外出组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及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父母无外出打工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的直接照顾,饮食起居上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一日三餐不定时、不固定,营养搭配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反映在身高体重方面。营养搭配不均衡往往使他们营养不良,个头低于营养状况正常的儿童,体重轻于营养状况正常的儿童。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儿童中也不乏一些超重和肥胖的孩子,在笔者看来,这是一部分留守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后,孩子的监护人不注重膳食均衡,任由孩子存在挑食偏食情况,导致孩子摄入过多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且孩子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从而表现为体重超重和肥胖。

(二)营养素供给量较非留守儿童低

每天摄入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缺乏营养素如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等,可能会表现出相关的疾病与症状。龚正涛等人的调查中显示农村儿童营养供给状况不好,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 等摄入量均不足RNI的60%,蛋白质质量不高,留守儿童营养摄入量较非留守儿童低[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身材往往更加矮小,其蛋白质摄入量特别是优质蛋白不如非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病之一。调查显示,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为9.4%,非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为7.04% ,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高于非留守儿童[4]。贫血导致机体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儿童铁缺乏可引起心理活动和智力发育的损害以及行为改变,铁缺乏还可能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危害留守儿童的健康。

(三)膳食結构较非留守儿童不合理

一日三餐是基本,三餐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以及是否规律,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天然食品(除母乳对0—6月龄婴儿外)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膳食结构不合理易造成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不均衡,从而导致营养性疾病[5]。留守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餐营养搭配不合理

合理的膳食搭配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营养素。而农村留守儿童中大多跟随祖父母辈生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摄入的鱼虾肉蛋类食物往往不够,常常重复摄入一些自家种植的蔬菜瓜果,种类较为单一。

2.不重视早餐

很多起早上学的孩子随便吃些食物充当早餐,甚至有些不吃早餐,部分孩子会用买早饭的零花钱去购买零食、玩具等,这对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同时也会导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效率。

3.豆类、奶类蛋白质缺乏

众所周知,豆类及奶类中含有优质蛋白,能够很好地补充体内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吸收利用率高,且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模式能满足人体需要,营养价值高[6]。而留守儿童往往由于不喜欢豆类的口感和味道而拒绝豆制品,加上监护人对豆制品、奶制品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掌握不充足,造成留守儿童总体上豆类、奶类蛋白质的缺乏。

4.水的摄入不充足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营养素。在留守儿童中往往存在水摄入不足的现象,他们大多无法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往往等到口渴时才会主动饮水。

二、影响因素

(一)监护人因素

农村留守家庭中,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则常常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这些老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饮食及营养知识掌握得很少,无法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饮食。一般认为,人们的饮食行为与营养知识及饮食态度呈正相关[7]。由于监护人的营养知识不充分,不知道什么是合理膳食,从而不能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并且,监护人往往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而不注重孩子吃得是否健康。

(二)饮食文化习惯

有些农村地区由于种植的谷物相对单一,导致摄入主食单一,无法做到粗细搭配。还有些农村地区的饮食存在重油偏咸的习惯。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容易养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我国南方地区喜好咸鱼、腊肉等腌制食品,这些食品的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盐,摄入过多还会钠影响钙、锌的吸收,不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

(三)经济因素

农村地区相比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交通也不便捷。在农村,很多家庭孩子较多,“僧多粥少”的现象导致孩子营养跟不上。而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少顾及孩子的饮食情况。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以大米、面食为主食,水果、蔬菜、肉类、奶类、蛋类等副食的摄入不够;而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中,孩子又往往存在挑食、偏食的情况,所以又会出现肥胖的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营养知识宣传,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在农村地区大量开展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知识宣传讲座活动,通过对儿童父母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尝试改变监护人过去“吃饱就行”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喂养行为,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一些调查表明,儿童监护人希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送医药下乡等多种途径获得儿童营养有关的知识。因此,有关部门应深入农村地区加大营养知识宣传,帮助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二)发展农村经济才是根本

各地政府应根据农村实际,加大投入或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当地优势行业,发展和改善当地农村经济,这才是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的根本做法。加快新农村建设,尽快完善农村医疗体系,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综上,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隔代监护或寄养环境下,在缺乏父母直接照料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学习生活均会受到影响。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并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并且需要不断地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葉敬忠,【美】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第一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穆敏,王素芳,万艳梅,等.安徽某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06):829-831.

[3]龚正涛,杨勤.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配对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6):3775-3778.

[4]黄英,彭建,杨旭,等.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16-117.

[5]陈静,杨乃平.两所铁路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及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03):251-253.

[6]肖玫.南京市第一幼儿园膳食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6,17(02):125-126.

[7]吴红媛,戚小兵,林燕妮.珠海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J].上海预防医学,2005,17(04):165-166,169.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农村留守儿童影响因素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