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7-06-04陈春生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培养

陈春生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有指导的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最终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地理试题中,大部分问答题的解决都需要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因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知识应用能力 培养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很差。比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参观南昌一个新小区,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两栋前后排列的高楼,楼高度都是为50米,间距为30米,南昌纬度28°,那么后排的房子光线会不会被前排挡住。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算,连成绩最好的学生都回答不出来。其实这个知识点在必修一就讲过。当我问到最小楼间距公式是什么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正确回答出“L=h×cotH”。在这里套用公式,h为前排房子的高度,H为南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L为最小楼间距。由此可见,学生虽然知道公式,但是不会运用,这就是地理教学的缺陷。

一、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地理知识应用既表现在野外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应用,又表现在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等诸多方面。学习地理不能仅仅以书本为中心,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南昌市艾溪湖的水质状况,找出污染来源,并提出治理对策等,让学生通过实地接触来认识水污染的危害,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二、加强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多积累地理素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例如这两年南昌青山湖区北京东路出现了一个梦时代广场,是城东的一个商业中心,也是一个很大的综合体。在讲授商业活动的时候,笔者就充分利用了这个生活中的素材,导入相关图片,使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在笔者提出“该商业布局的优点是什么”的问题之后,学生就会结合生活实际,答出位于地铁口、北京东路和上海北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周边的小区多,居民多等要点。再加上教师点拨提示,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这些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趁机提出房屋采光位置如何确定、采光面积如何计算等问题,所提的问题尽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将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思维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探求新的知识;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形成他们自己的概念。做到以上几点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

四、利用地理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地理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运用地图,可以让学生在方寸之间探究地理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阅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形象感知、探究地理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的探究学习从感性走向理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探究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事热点,可以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地理事件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式作业,可以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地理探究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加强地理综合题答题的训练

首先,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

其次,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教师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平时要多要求学生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雾霾天气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規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联系,教师和学校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实践,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获得乐趣,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