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17-06-04蒋雪梅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因材施教

蒋雪梅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改革要求和教学实际,切实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文章就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学习氛围 学习习惯 因材施教 小组合作学习

一、前言

科学作为一门向小学生普及基础科学知识的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对小学科学课程展开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阐述。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时刻把握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全方位的提升;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所表述的内容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立刻批评指正,应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总之,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教师的个人情绪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师进入教室后,应时刻保持微笑,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学习,保持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个人情绪是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味采用古板的教学方法,整天板着面孔,将无法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符合新时代科学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课堂教学才有成效。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影响着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学习者。具体可以从课前和课后两个阶段来培养。其中,课前主要是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内容进行预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将所预习的内容进行一个总体的梳理,将不易理解的内容和重难点做上标记;第二,在课堂上学生要重点听取教师对重难点的讲解,尤其要注意倾听预习中自己不懂的地方,如果学生在教师讲完还有不明白之处,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直到弄懂为止。课后主要是培养学生巩固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初步阶段,教师需要全程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监督,避免学生半途而废,直到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

四、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归结起来,就是因材施教。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将学生分为优等、中等、一般三个层次,并为各个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针对优等生,应为其设计深层次的学习目标,注重其能力的发展;针对中等生,在一般基础之上可以设置一些高层次的知识内容让其完成;针对一般生,教学目标定为巩固基础知识就可以了。这样设计教学目标,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其次,由于教材更新的滞后,很多知识较为陈旧落后,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差距,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与时代发展相联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科学课程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分组时,应尽量保证每组都包含优秀、中等、一般三个层次的学生,以优生带差生,保证各组的实力均衡。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负责分配小组任务,组织小组讨论,约束小组纪律。分配小组任务时,要保证人人有事做,避免有人偷懒“搭便车”。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展开相互讨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在总结汇报时,可以推选一位代表发言或展示。此外,小组之间也可以展开竞争。这样一来,全班学生都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学生小组合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帮助,对于共性问题应集中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应针对性指導。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教育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六、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

虽然教学改革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必不可少。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现阶段,很多学校的科学教师都是老教师,虽然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教学观念落伍,教学手段落后,无法胜任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教给学生最新的科学知识。

因此,学校应注意引进年轻的人才,充实科学教师队伍,并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丰富教师的科学知识,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以提高科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此外,还要为科学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并与一些高校展开合作,要引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学技术,全面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七、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科学教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教育主体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个性而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伊华.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1.

[2]刘林,樊敏,彭蜀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105-108.

[3]吕沙东.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文学教育策略探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06):73-76.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因材施教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