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虚境型片段教学设计抓“四巧”

2017-06-04赵素红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赵素红

【摘 要】虚境型片段教学如今被广泛应用于教师招聘、职称晋升、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是教师教研、综合素质评价、展示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结合相关教学实践,阐述了小学语文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如何抓住“四巧”进行教学设计,以达成最佳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虚境型片段教学设计 四巧

虚境型片段教学,是指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着教学同行、专家、评委等展开的模拟课堂教学活动,时间大致限定在10~15分钟。也可以说,片段教学是浓缩常态课堂精华的微型课,因其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检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当下开展教学研讨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师招聘、职称晋升、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

片段教学虽然用时不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教材、学情的分析、处理,到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选择,以及课堂语言与教态的把握,这些课堂教学所包含的因素,片段教学都缺一不可。教师要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就要对片段教学进行严密合理的设计。片段教学的设计,可以在四个“巧”字上做文章。

一、巧设一种导入

课堂导入是片段教学的前奏,亦是关系到片段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精彩的导入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成为唱响片段教学主旋律的第一个音符。好的导入语要准确、精练,富有概括性和启发性。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讲故事,设悬念,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概括地讲,最常用的就是讲和看。

(一)讲要有声有色

导入环节的讲述或与课文内容相关,或与作者本人相关,或与写作背景相关,所以展示教师要声情并茂、情感饱满地讲,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的状态。

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的导入设计,教师可以这样深情地讲述:“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教者凝重的神态、哀婉的语调,再现了“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的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

(二)看要激发情感

在片段教学中,教师的导入部分可“看”的内容很多,可以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精美有趣的图片、震撼感人的视频、直观生动的图表,也可以看真实的实物。例如,五年级下册《桥》一课的片段教学就可以从“看”中导入:“请同学们看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刚才同学们看完视频说看到了大雨倾盆、山洪暴发的情景,听到了洪水的咆哮声和人们的惊叫声。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抗洪救灾的课文。”

片段教学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应巧设导入,追求课堂导入的艺术化。

二、巧创一个虚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學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听音乐,背诵古诗,讲笑话等方式,也可以利用引人入胜的幻灯片、录音、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在片段教学中虽然没有学生,但无疑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正常的教学情境,如表演单口相声。也就是说,片段教学者既要当教师,又要扮演学生。

(一)通过评价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通过评价学生朗读的优缺点来创设虚拟的朗读指导情境;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评价学生的回答来创设虚拟的答题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学生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创设虚拟的讨论情境……总之,通过各种课堂虚拟情境的创设,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通过口述创设情境

在片段教学中无法运用真实的设施设备创设情境,但却有更大的虚拟空间。如“请看屏幕上的句子”“听,多么美妙的乐曲”,教师可以随意使用口述模拟创设一定的情境,往往也能让听众身临其境。

三、巧抓几处亮点

(一)选择切入点

切入点的教学策略汲取了古代战事策略“擒贼先擒王”的思想精华,切入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 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第4~8自然段,这五个自然段全是对话,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把鹿弟弟说的两句话当作切入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先找到鹿弟弟说的两句话:“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然后切入:“这两句话都是鹿弟弟说的,你认为哪句话说的是对的?”教师找到看似矛盾的两句话,让学生通过找重点语句,想象“微风会遇到哪些小伙伴,他们会怎么说,除了黄莺和微风,还有谁也可能看到了小鹿种的玫瑰”,再通过表演朗读等方法,让学生既品味了语言,又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品词析句点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关键在词句里,在品词析句后的理解里。”可见,品词析句是语文课堂永恒的主题。语文教师就应当着眼于语言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形、意、境、情。

《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在片段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品析这段话时可以这样表述:

“这的确是一处最让我们感动的句子。听老师读,找找这段话中描写海鸥动作的哪个字重复出现两次?是‘扑字。现在,请你把‘扑换成别的字,谁来试一试?可以换成‘飞字……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飞得那样近……‘飞和‘扑哪一个好,好在哪里?‘扑字用得好,感觉很迅猛,有力量。‘扑比‘飞的速度更快,可以感觉到海鸥的心情更急切。‘扑字用在这里更加说明海鸥伤心欲绝的程度深。这一扑,扑得非常急切,那是不忍。这一扑,扑得非常迅猛,那是难舍之情。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

从课例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紧紧抓住关键词“扑”这个语言训练点,通过换词语“飞”,在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中,让学生深切体会海鸥的内心,同时也体会出作者用词表达之准确。

(三)朗读指导点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注重指导学生的朗读。因为时间关系,虚境型片段教学中不可能对全文进行深入的朗读指导,这就要求教师研读教材,精选其中的句段进行朗读指导的设计——或是刻画细致的描写,或是能表达文章中心、情感的段落,或是较难掌握停顿的长句……抓住这些朗读点精心设计,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再加上教师适时评价,能更好地彰显片段教学中的语文味。

(四)适度拓展点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给教师和学生留有许多再创造的空间。课文的简略处、省略处、延伸处,都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拓展点。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点,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补充,在简略处求展开,在省略处求补充,在延伸处求续编,丰富文本的内涵,厚实语言的功底。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负荆请罪”这部分内容时,书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引导学生看插图,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教师可以这样要求学生:“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再如教学《自然之道》,文章结尾是向導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和同伴听了向导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教师教学中可以挖掘此处空白,让学生想象、写话。

这样的拓展点在语文教材中并不少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想象、补白、练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节外生枝点

虚境型片段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一切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无法像常态课那样给教师提供展示自己课堂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机智的机会。因此,在设计虚境型片段时,教师要精心谋划,创造一些“节外生枝”的环节,展示自己发现、调控、处理生成资源的能力。如可利用学生的“意外想法”或“错误认识”为节点,然后巧妙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思考、交流;还可大胆设计一些超越教材、超出教师预设但又是教学内容的延伸、学生疑惑所在的生成,及时鼓励、引导学生,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化解学生疑惑。

四、巧拟一副板书

崔峦老师在论述阅读教学的板书时指出:寥寥数行,包容全篇,以简驭繁,鲜明直观。好的板书像一溪活水,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一点一滴汇聚而成;又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由局部到整体,由内容到思想,向前流淌。板书是片段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根据教材的“编路”、课文的“文路”、自己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来全面考虑,力求做到既实用,又美观。

所以,进行虚境型片段教学时,执教者如能紧紧围绕导入、情境、训练点、板书四个方面精心思考,优化教学设计,就一定能打造优质的片段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肖俊宇.小学语文片段教学指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