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在细微处弥散

2017-06-04张小丹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细微处心灵班主任

张小丹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学生问题不断,教师工作不止,特别是遇到问题学生,就更让人头痛劳神。试问,哪个班主任没有一段辛酸的“血泪史”呀?但无论如何,我只告诉自己:学生,他(她)是孩子,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爱”这一话题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中已经是司空见惯,下面只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

2004年,刚毕业一年的我首次以班主任的身份带第一拨学生。那时的我,踌躇满志,激情满怀,对待学生,有和风细雨,也有雷霆万钧。但80多人的班级中,难免有软硬不吃的“刺头儿”。这不,屡教不改的“才哥”刚消停两天,又来一个夜不归宿,身游网吧,早自习下课了还迟迟未到。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我是一边担忧,一边在心里狠狠地想:“臭小子,等你回来看我不削你一顿(其实我知道自己的细胳膊嫩拳头根本不具威慑性,只能充分展示我的憤怒),然后找家长,不要你了。”可是这份怒火在我第一节课下课回班看到“才哥”的时候悄悄熄灭了。孩子倚在第一排靠墙的位置,苍白的脸色,薄薄的衣衫,冻得通红的手半瑟缩在袖子中……这是一个被长年在外工作的父母放任惯了的孩子。那一刻,望着孩子布满血丝的疲倦的眼睛,不知怎的,我的心就软了下来。我不顾其他学生的惊异,让他坐回座位伏在桌子上什么也别想,盖好衣服只管好好睡一觉,一切等睡好了再说,并嘱咐其同桌跟之后来上课的科任老师做好解释。一天的时间“才哥”都在补眠中度过。晚自习的时候,从不会主动承认错误的小子晃到了我的面前说:“老师,你打我吧。”我注视了他半天,然后拉起他的手,没有往日的疾言厉色和语重心长的长篇大论,只问他:“老师让你睡觉,你可懂?”孩子无声地落泪。从那以后,我不曾预料的奇迹出现了:“才哥”还是同学间未变的称呼,但他再未惹我生一次气。是爱,在不经意间弥散开,化成了唤醒心灵的力量。

2006年,我开始带第二批学生。这批学生中佼佼者居多,智商情商都很高。能与众多这样的学生相伴,我感到快乐而自豪。但孩子终归是孩子,青春期中出现的问题不可避免,最普遍的就是早恋现象。比如有一郑姓女孩儿,不但学习好,还生得粉雕玉琢、娇娇弱弱,声音动听,其理想是当演员。这样的女孩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自然会招人喜欢,所以倾慕者成群。她很快就成了早恋中的一员。接下来可想而知,她的成绩直线下滑。我与家长及时沟通,互相配合给予引导,可谓用尽了办法,但效果甚微,家长甚至采取了暴力手段但仍无济于事。这一状况持续了整个学期,我甚至想到了放弃。假期里,我沉静下来回顾自己的工作时,又想到这个孩子。我问自己:“如果她就是自己的女儿,你又如何处理?放弃吗?绝不能。所以还得想办法呀,要帮她度过这一萌动期。”于是开学之后,我特意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一个让人放松的环境,找她谈我的青春经历,谈她不被父母认可的当演员的理想,并支持和鼓励她。在她信任的目光中,我又给她讲了《一把紫砂壶》的故事,并告诉她人要懂得取舍,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会有无数诱人驻足观赏的美景,但如果因留恋一时的美好而止步,就永远无法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这一次关于“不许早恋”的言语我一句也没说。聪明的孩子点点头说声“谢谢”就回到了教室。第二天,我在办公桌上收到了她精心折叠的纸条:“老师,您和我说的话我回去想了很久,我决定与××分手,他很执拗,我不想影响他和您苦心经营得来的成绩,您帮我再找他谈谈可以吗?”那一刻,想着孩子的盈盈眼眸,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是爱,润泽了孩子的心灵,也留给我无尽的芬芳。

作为初中班主任,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这些经历在我成为一名母亲之后,更切实地让我懂得:爱是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最好也是最短的途径,只要你找到恰当的时机和方法,你就能唤醒孩子一时迷茫的心灵。所以,请让爱在细微处弥散,用爱唤醒孩子的心灵。

猜你喜欢

细微处心灵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从猜测到求证,从感知到总结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生本课堂,于细微处见精彩
于细微处雕琢人生
心灵小语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