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2017-06-02魏华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日常管理合作学习应用

魏华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能有效的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因素,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将会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合作学习;日常管理;应用

一、搞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为什么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搞小组合作制呢?这个不是赶时髦而是现实的形势逼迫。本届我所带的班由于大部分是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大都性格孤僻,贪玩好耍,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而且纪律较差,同时,课堂上回答问题不主动,因而使这部分学生考试都是低分,这就给班级管理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来传统教学的优点就是效率高和易于控制,但这些学生学习毫无兴趣,根本没有一点好的学习习惯,连灌输都难以灌进去,更不要说与新课改接轨。至此,为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便和其他几位科任教师一起商讨,在班上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给小组每个成员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形式,使那些平时毫无表现动机与舞台的差生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产生责任感与学习的兴趣。在去年,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全班分成13个学习小组并将平时班级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量化成指标分到每个小组中,评比时以综合成绩评比为主,等到班内形成各个小组奋勇争先、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局面时,那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好搞了,班主任也好当了,科任老师也好教了,那些令班主任头痛的纪律、卫生、出勤、就餐等等都会变得不那么麻烦了。班風有明显的好转,学风更加浓厚。

二、小组合作学习制度的具体组织策略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的过程中我采取以下一些组织策略,有效的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一)明确目标、增强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必须充分地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合理地运用“合作”的手段,真正体现“团结合作、人人有责”的实效性。但是如果组织不好,很容易形成人人消极怠慢、漠不关心的状态。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给出明确的目标。如去年根据我班的现状,制定了以遵守纪律、课堂表现、课前预习、完成作业等为主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就有奋斗的方向。因而小组成员就增强了合作意识,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激烈。

(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异质同组就是每个组要有好、中、差各个档次,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要实力均衡。我就是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纪律表现把班级平均分为13个小组,每组4——6人。并将他们的座位相对固定在一个区域。这样既能保证公平竞争,又便于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利于优势互补。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组长必须有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带头、有威信、有组织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明确职责及相关要求。同时要给小组长以充分的信任与支持,像我们班有的组长现在经常自己召开小组会议,点名批评表现不好的同学、还可以调整本组成员的座位。我还在班上宣布小组长可以在针得其他组员的同意下向班委会申请,经我批准,可以把某个屡教不改的人开除出小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共同协作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依据细节、严格考核

为了更好的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奖先评优;最大程度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热情,真正实现全班同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因此我按照课堂表现(20分)、作业情况(20分)、纪律(15分)、卫生(15分)、教师评价(10分)、文明礼仪(10分)、学习进步(10分)这几方面制定了小组量化考核评分细则,并给小组长印发了考评表,由各小组长认真考核填写。

(四)认真评价、逗硬奖惩

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每周一利用班团活动课进行总结评价。根据小组积分,评定出小组前4名为优秀小组,个人前10名为优秀学生。对被评出的这些优秀小组、优秀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一是给予笔记本、钢笔等物质奖励;二是每获得一次优秀得一颗小红星贴在表扬栏;三是在全校集会时通报表扬;四是将获奖情况向家长通报;五是将这些作为评优选模的依据。对表现差的进行小组帮扶,同时屡次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

事实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有效增强了小组学习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与人协作能力,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浅谈合作学习的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猜你喜欢

日常管理合作学习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