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成长的新平台

2017-06-02朴诗齐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件知识点微课

朴诗齐

近年来,随着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推广,在课堂上我们采取了更多类型的教學尝试。信息时代流行一个“微”字,比如微信、微博、微课,将信息化小,突出重点和精华就是“微”的意义所在。我们学校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结合本校教学情况,又将“微课”进行创新,运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点课”。

一、什么是点课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点课。那么,什么是点课呢?

点课是微课的缩行,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简短时间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点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也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或教师的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简言之,点课就是一段简短的教学片断。

二、点课的主要特点

(一)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点课的核心组成内容。点课的时长一般为1-3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点课可以称之为短而精。

(二)教学内容较少

点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点课的内容更加精简。点课的问题聚集,解决的问题少,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三)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点课所占内存非常小。师生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点课资源使用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移动学习。

(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录制一节点课并非容易。拿我个人来说,点课需要一定的电脑知识,安装软件,利用一定的录音设备。而录制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够娴熟,剪切编辑视频等工作都是我新学习的技能。录制的时候,为力求完美,每次录错一句话、卡断一个章节,我都要重新录制。所以第一次录制短短的几分钟视频,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学习;为了语言的精确,我反复修改录课稿,制作点课的过程也迅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一节点课就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教学反思、难点突破、重点强调、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六)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点课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你可以很容易在手机或者网上观看,在微信、微博上讨论。

三、使用点课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点课是现代多媒体教育的一种新手段,学习资源的类型、教师的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模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改变和创新。所以现在的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能在网上搜索到的相关学科的点课并不多。如果自己制作微课又受到人手不足、技术设备不足的限制。一个微课虽然是短短三两分钟,但制作一个点课从选择主题、制作课件、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到最后的录制成功这一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再比如,点课形式多样,对于实际教学来说,点课是课堂上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但多数点课用于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而用的。这样的点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在互相讨论中,语言欠缺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如果没有老师在旁而独自学习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误导性。

制作点课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学习习惯,也要考虑到点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点课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对技术及教学的思考需要更周全。

点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对于教师而言,它更是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新平台。在备课时,教师要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既要准确掌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点课录制中,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易于理解,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无论如何,点课都是一次思想改革,促进教育手段完善,还给教师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是教师成长发展的新平台。

猜你喜欢

课件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