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的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实施研究

2017-06-02张少萍

青年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微写作中职语文作文教学

张少萍

摘 要:中职作文教学一直是整个中职语文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由于主客观等因素,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在当前微时代的背景之下,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互联网,开展了语文微寫作的实践与研究,此举不仅激发了中职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也为长期沉闷的写作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微写作

微写作发端于网络,最开始是利用微博这个网络平台进行写作训练的写作方式。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微事物应运而生,以微博、微信、微故事、微电影等微事物为标志的“微”时代已经到来了。“微写作”也开始走出网络的局限,走入了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在最近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已明确地把微写作作为一个专题纳入了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教学的课程内容之中。可以说,微写作走入中职语文课堂,是在时代的推动下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中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难以突破的难点所在。受到课时等的限制,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在实际安排课时时因时间的原因不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系统地指导,这导致了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缺点和困难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绝大部分中职学生的作文基础薄弱,在中职学生的作文中,错别字连篇,病句一大堆,思路紊乱,文理不通,认识浅薄低幼化,无病呻吟现象普遍存在。而最大的问题是面对写作,许多同学感觉无话可说,或者有话说不清,在这种心态的催生下,有些学生更是从入校开始就拒学生绝写作,在考试时更是多次上交作文白卷。从这些主客观因素来看,作文教学可谓是步履维艰。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们能有话说,并且能清晰地写出来,克服心理上对写作的障碍,吹开久埋在学生心头的写作困难之阴霾,让写作的阳光惠及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微写作的出现既是时代的选择,也不失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作文训练方式,这种方式能给我们长期处于困境的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微写作之所以称之为“微”,其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同时具备形式多样化、主题单一、贴近生活、易于操作等特点,这与传统作文着较大的区别。传统作文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有较大的写作难度,所以很多学生纷纷不战而退。而微写作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更有利于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写作方式。而且微写作与生活联系紧密,也让学生不再无话可说。微写作虽然“微”,但作用却绝对不“微”,笔者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紧紧抓住微写作的特点,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对微写作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

一、开设网络微空间,拓展写作平台

在微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不擅长写作文,却能在qq空间,微博,微信这些网络微空间上侃侃而谈,而且写的文字还也是字通语顺的,有些言论甚至颇有见地,一改在传统作文中的颓势局面。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是这种网络微写作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表达方式,不仅简单而且容易操作且具备时效性。而传统的作文训练往往是学生被迫而为之,心里根本没有写作的兴趣,所以传统写作常常不受学生的欢迎。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如果学生愿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意拿起笔来写点什么,那么写作这件事情就有了内驱力,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能真正实现学生“我手写我口”的作文本质。学生发表在这些网络空间上的文段或者文章其实就是微写作的一个有效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占领这个互联网上的这块写作阵地,将其利用起来,并将其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写作已经由最初单纯的微博写作,逐步向更多空间传播,比如微信和qq说说等等网络媒介上。针对这些特点,我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网络维空间,注册微博账号,建立微信群,组建qq群组,在这些网络媒介上进行微写作。学生们可以在微博上记录下自己的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在微信号里及时发布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意见,可以在qq说说里记录下每天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在网络论坛留言,跟帖。最重要的是凡是只要是自内心的文字抒发,都可以在这些空间留下足迹。微写作应该给予学生更大的写作自由和更宽广的写作平台。虽然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微写作的要求定为能根据兴趣和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200字左右的微写作,语言精练,构思精巧,内容有创意等,但是我们在开始实施微写作教学策略的时候可以放低要求,先通过微写作方式打破学生心中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只要能写出好的句子,有好的创意,都应该予以鼓励和赞扬。之后再进行主题、语言、结构等的提升。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写作素材

在传统作文的写作中,学生们往往扮演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角色,没有好的生活中的写作的素材,写作自然就是成了一桩苦差事,写得辛苦,最终却是废话空话假话套话一箩筐,文章自然就写不好了。叶圣陶先生讲:“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利用互联网+,将写作的阵地延伸到网络之中,我们接触的生活面拓展了,写作的素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自媒体充斥在在我们的周围,利用好这些网络媒体,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素材还是很丰富的。比如在微博这一网络平台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时事新闻,其中的许多新闻都可以成为微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刷微博过程中的那些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收藏、转发、评论等。

比如前段日子在网络上有一则关于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一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布置了这一写作任务之后,许多学生在微博中链接了这则新闻,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这次事件的发生源于主人公对于规则的漠视,有的学生则是从谈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母爱等等,在这次微写作的练习中,我们看到中职学生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学习小圈子,在写作的同时他们也尝试着开始去关心社会,而不仅仅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郎了。关注网络新闻进行微写作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学生不仅变得爱表达了,而且还变得爱思考了。除了在微博上转发和评论新闻之外,有一部分学生还积极利用微信和qq的平台发布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平时难以观察到的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素材也因为微写作方式采用而被大量挖掘出来。学生们学着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了自己人生的一些片段。发达的网络资讯平台给学生平淡的素材积累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宝库,而平时生活的素材积累也为学生的写作添砖加瓦。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网上实时评价,激发写作活力

在传统作文的写作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主要采用全批全改,打上分數,写上评语的方式,这种方式虽费时耗力却收效甚微。在微写作中,因为其写作方式的独特性,学生在相互关注的微信和微博,以及qq说说中发布相关的文章,实际就是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的评价正是要积极利用这样的平台为学生的微写作保驾护航。在学生发布微写作的作品后,教师可即时在其的作品下面予以恰当的一个评论,也许一个赞字就能燃起学生心目中热爱写作的星星之火。除了教师评价之外,也应鼓励班级其他的同学积极参与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转发,也可以是只用一个赞字,当然也可以以微写作的方式评论微写作,如果在评价中采用微写作的方式进行评价,那么评价的过程又是一次写作的尝试。在这种相互评价中不仅能学习到同学的优点,审视自己的不足,更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利用互联网+,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微写作的交流评价平台。

在网络进行实时评价时,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评价中,我们可以把微写作的写作要求贯穿其中,在评价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微写作水平。同时我们可以把被转发得最多的写得最佳的微写作作品和最有见地的评价截图出来,制作成一部电子微写作作品集,让它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见证。

网络实时评价能转变传统作文评价所存在的弊端,从评价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活力。有些学生原来对于微写作也是敷衍了事,后来看到那些优秀的作品被不断转发,心里也不免多了几分焦急,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微写作作品终于也被转发了,点赞了,内心关于作文的一点小小的荣耀之心也得到了满足。从客观上来讲,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面对困难重重的传统作文教学,“互联网+”下的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无疑是一股新鲜的血液,让作文教学也充满了活力。在微写作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学生的作文观得以改观,写文章也变得变得有话可说,并且是有话能说了,这些对于中职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目前的微写作教学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但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职作文教学必将走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林善面.需求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6年第13期(总第717期):26-27.

[2]何梅艳.让微写作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新常态[J].职业教育.2016年第14期,总122期:72-73.

[3]李慧敏.高中微写作教学的道法与技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2月:097.

[4]朱红.对开展中职语文微作文写作训练的几点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90—91.

[5]李向云.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D].锦州市:渤海大学,2016.6.

[6]刘婵.微博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市:广州大学.2014.5.

猜你喜欢

微写作中职语文作文教学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